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四川方言程度副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8 07:39

  本文关键词:四川方言程度副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本文遵循语法形式与语法意义、语用特征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分析、描写、归纳与比较的方法,对四川方言中的程度副词进行了分类,,并在微观上对每个程度副词进行了逐一描写,展示了其在分布区域、句法功能和语用特征上的规律,揭示了四川方言中的程度副词和普通话中的程度副词的异同。 本文一共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引言。引言中概述了四川地区的人文地理及方言概况,回顾了有关四川方言的研究成果,指出了本文的研究意义和目的、研究对象与方法,以及本文的语料来源。 第二部分,四川方言中程度副词的分类描写,依据每个词所表示的语法意义,本文将它们分为五类: 第一类,表示程度高的副词。 四川方言中表示程度高的副词有很多,依据其语法位置,又可以分为两种。 第一种是用在形容词或动词前面的程度副词,作状语。包括三个小类,第一小类是“之、好、多、怪、骚(少)、很”,这类副词分布区域宽、使用频繁,在语义上都含有“很”的意思,表示程度高,但在语义程度、分布区域和语用特征上和“很”各有不同;第二小类是“飞、焦、溜、捞、稀、梆、海”,这一类词的语义也相当于“很”,表示程度高,但这类词多由形容词、动词或名词虚化而来,分布区域较窄,具有强烈的形象色彩感。第三小类只有一个,是四川方言中特有的“紧”(尽),除了表示程度高之外,还有表示程度达到某种标准的意思,语义大致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完全”。 第二种是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面的程度副词,作补语,表示程度高。这其中可以分为两个小类。第一小类,全是单音节词,包括“腾”、“惨”、“完”、“登”、“圆”、“兮”、“木”、“麻”等,通常和“了”连用,形成“A/V+腾/惨……+了”的格式。第二小类,双音节词。在这类双音节词中,“到住”是颇有方言特色的一个词,它只有作程度副词的用法,用在被修饰结构后表示程度高到了极致;其它一些词,如“安逸、心慌、伤心”等本身并不是程度副词,只是由于语用原因临时用在被修饰结构后表示程度,但因为四川方言中此种用法很常见,所以本文也一并讨论了。 第二类,表示程度浅的副词。 四川方言中,表示程度浅的副词有三个,“有点儿”、“淡淡”和“不多于”。四川方言中的“有点儿”和普通话中的“有点儿”并不完全相同,四川话中的“有点儿”分布区域更宽,能和“有点儿”组合搭配的词更多;在语义程度上,四川话中的“有点儿”在后跟褒义词时所表示的程度比普通话中的“有点儿”更高。“淡淡”在四川话中表示程度浅,语义大致相当于普通话中的“稍微”,但分布区域比“稍微”窄,使用频率较低。“不多于”也表示程度浅,带有委婉的语气。 第三类,表示比较(即程度差别)的副词。四川方言中,这类副词有三个:“更见”、“还”和“多”。 第四类,表示程度接近的副词:“争点儿”。“争点儿”语义大致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差点儿”,但两者用法并不完全相同。 第五类,两个由数字表示的特殊程度副词:“二”和“八”。“二”在四川话中常表示程度浅,“八”则常表示程度“深”,分别构成“二XX”或“二X二X”、“XY八A”或“XA八A”格式,此种说法使语气显得生动活泼。 本文的最后部分是结论,通过全文的分析描写和比较,将四川方言中的程度副词做了一番梳理,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关键词】:四川方言 程度副词 分布区域 语义程度 语用特征 虚化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H17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8
  • 1 引言8-18
  • 1.1 四川地区人文地理及方言概况8
  • 1.2 四川方言研究文献综述8-15
  • 1.3 本文研究的意义、对象与方法15-16
  • 1.4 本文语料来源及调查对象概况16-18
  • 2 表示程度高的副词18-73
  • 2.1 第一种,作状语的程度副词,表示程度高18-60
  • 2.1.1 第一小类:"之、好、多、怪、骚、很"18-44
  • 2.1.2 第二小类:"飞、焦、溜、捞、稀、梆、海"44-58
  • 2.1.3 第三小类:"紧"58-60
  • 2.2 第二种,作补语的程度副词,表示程度高60-73
  • 2.2.1 第一小类:作补语的单音节程度副词60-68
  • 2.2.2 第二小类:作补语的双音节程度副词68-73
  • 3 表示程度浅的副词73-76
  • 3.1 有点儿73-75
  • 3.2 不多于75
  • 3.3 淡淡75-76
  • 4 表示比较(即程度差别)的程度副词76-77
  • 4.1 更见76
  • 4.2 还76
  • 4.3 多76-77
  • 5 表示程度上接近的副词"争点儿"77-79
  • 6 两个特殊的程度副词:"二"和"八"79-83
  • 6.1 二79-80
  • 6.2 八80-83
  • 7 结论83-85
  • 参考文献85-91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91-93
  • 致谢93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巧玲;;四川绵阳方言的程度副词[J];青春岁月;2011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康茂林;临沂方言程度副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王晓领;辽西方言中的程度副词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何亚萍;湖北天门话程度副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4 何峗;思南方言程度表达法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5 王玉清;巫山话词汇比较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6 许凤香;山东鄄城方言特色副词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7 刘婷;巴金《激流三部曲》词汇研究[D];河北大学;2013年

8 陈艳;贵州黄平方言副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四川方言程度副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43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3143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7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