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欧美留学生习得存在句偏误分析

发布时间:2017-05-21 20:12

  本文关键词:欧美留学生习得存在句偏误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汉语存在句主要用于表达人类对存在认知的成果,描摹客观世界,使用频率高,覆盖范围广,是现代汉语的一种重要句型。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存在句既是一个语法教学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针对这种现象本文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收集语料,利用偏误分析的方法来分析所收集到的语料,从而归纳出以英语为母语的外国留学生在学习汉语存在句时产生偏误的具体原因与教学建议。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本文发现“有”字句是英语习得者掌握最好的句型。在英语中,“拥有”、“存在”的语义,是由“have”、“exist”、“there be”表示,而汉语中这两者都是由“有”来表示,相对于英语来说属于无标记的表达方式,说明“有”字句是无标记的存在句型,非常容易习得。被试者能较好地掌握“在”字句。“在”字句直接表达某物存在于某处,是典型的主谓结构即“S+V+O”的结构,属于无标记的句式,所以较易习得。使用频率也很高,仅次于“有”字句。 “是”字句的调查结果显示,英语为母语者对其语义缺乏了解,易以“有”代“是”,混淆“there be”与一般动词语义,错误率较高。从中级到高级错误率没有显著下降,并未遵循学时越长掌握情况越好的基本规律。就句型难度来说,“V着\了”句使用比例相对很高。但被试者使用的动词极其有限,主要是“置放类”动词,这与教材中的语料输入密度有关。排序题40%——31%的错误率说明母语语序对存在句习得有很大影响。其中对“V着”句的影响最大。 对于偏误种类,本文认为主要有遗漏“有”、“在”、“着”、“处所词、方位词”;动词误用、主语误用;“在”、“方位词”冗余;错序。而造成这些偏误的主要原因有:语言的标记性、语际负迁移(母语负迁移)及语内干扰、语体因素、性别因素、年龄因素、教材、教师误导。 本文建议从教材的排序编写,教师的讲解及学生的练习设计三方面来加强留学生存在句的习得。在初级阶段,首先应当明确存在句的概念,告诉学生什么是存在句,主要有哪几种句型。根据偏误分析结果,学生此时能较好地掌握“在”字句、能掌握“有”字句。教材在此阶段只讲解这两种句型,同时标明二者有何不同,应当注意什么。中级阶段学生已可较好地掌握“是”字句,教材在此阶段应当详尽地讲解这个句型的特点,同时应当注意与“有”字句、“在”字句的辨析。根据调查问卷分析的结果,学生始终不善于使用“V-着”句。针对此现象,教材应当提高语言的输入密度,丰富语言的输入类型。
【关键词】:存在句 偏误分析 教学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H195.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引言8-14
  • 1.1 选题缘由8
  • 1.2 对外汉语教学界对存在句的研究8-9
  • 1.3 理论框架、研究范围及方法9-14
  • 1.3.1 理论框架9-10
  • 1.3.2 研究范围10-13
  • 1.3.3 研究方法13-14
  • 第二章 汉、英存在句的特点14-18
  • 2.1 汉语存在句的特点14-15
  • 2.1.1 “有”字句14
  • 2.1.2 “是”字句14
  • 2.1.3 “在”字句14-15
  • 2.1.4 “着/了”字句15
  • 2.1.5 小结15
  • 2.2 英语存在句的特点15-18
  • 2.2.1 存在there的特点16
  • 2.2.2 存在句的动词的特点16
  • 2.2.3 小结16-18
  • 第三章 英语为母语留学生存在句偏误种类18-29
  • 3.1 调查对象18-19
  • 3.2 调查方法19-21
  • 3.3 调查步骤21
  • 3.4 调查结果(所有数据保留到小数点前)21-29
  • 3.4.1 初级被试者的调查结果21-22
  • 3.4.2 中级被试者的调查结果22-25
  • 3.4.3 高级被试者的调查结果25-27
  • 3.4.4 小结27-29
  • 第四章 英语为母语留学生存在句偏误原因29-41
  • 4.1 偏误种类及直接原因29-33
  • 4.1.1 遗漏29-31
  • 4.1.2 误用31-32
  • 4.1.3 冗余32-33
  • 4.1.4 错序33
  • 4.2 造成偏误的语言内部原因33-36
  • 4.2.1 语言迁移33-35
  • 4.2.2 标记性理论35-36
  • 4.3 造成偏误的语言外部原因36-41
  • 4.3.1 语体因素36-37
  • 4.3.2 性别因素37-38
  • 4.3.3 年龄因素38-39
  • 4.3.4 教材、教师误导39-41
  • 第五章 英语为母语留学生存在句教学建议41-46
  • 5.1 大纲和教材排序41-42
  • 5.2 教材编写、教师讲解42-44
  • 5.2.1 初级阶段42-43
  • 5.2.2 中级阶段43-44
  • 5.2.3 高级阶段44
  • 5.3 练习设计44-46
  • 结语46-48
  • 参考文献48-50
  • 附录50-57
  • 致谢57-58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58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常晶晶;对外汉语初级阶段存在句教学个案的调查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郝康;由语法偏误分析引发的逆向中介语模型的构建[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1年

3 金鑫;汉英语序对比与对外汉语教学[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臧传勇;越南学生汉语中介语(句子成分)初探[D];广西民族大学;2012年

5 董婷婷;基于“韩国留学生汉语中介语语料库”的词汇偏误研究及应用[D];鲁东大学;2012年

6 杨箐;母语为英语的留学生汉语存现句教学的认知探索[D];渤海大学;2012年

7 孙福增;对蒙古国留学生汉语教学视野下的存在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年

8 沈洁;基于可及性理论的英语母语者的汉语隐现句习得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欧美留学生习得存在句偏误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47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3847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d5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