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论翻译对语言及文化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6-16 17:07

  本文关键词:论翻译对语言及文化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基调,也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最主要的特征,而翻译是不同文化之间互相交流的一种工具。回首藏族文化的发展历程,翻译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曾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比如,赞普赤松德赞时期,佛经的大量翻译,使得产生了藏族第一部翻译理论典籍,即《语合二卷》;萨迦王朝时期,由大译师匈敦·多吉坚赞等的翻译,产生了文学为主的小五明文化,使得藏族的传统文化更加全面系统化;甘丹颇章的中期,由于土官、章嘉等大师的努力,使藏文的《甘珠儿》翻译介绍到其他民族,延伸了藏族文化的发展空间。翻译对文化的发展起着如此重要的作用,然而,在这文化多样化的领域里,人们对翻译界的认识却越来越少,从而渐渐忽略了其重要性,这无论是从一个民族的语言或者文化,甚至对整个民族的发展都将成为一个绊脚石。因此,对翻译,特别是有关藏文翻译的学习和研究成为了本人的主要爱好,也是本人的使命。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翻译对语言及文化的影响,重点探讨了翻译对藏语及藏族文化产生的影响。本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组成。 绪论首先从三个方面探讨了本文研究的意义:即能够准确地把握各个时期藏族文化的发展变迁和翻译的特点;能了解翻译对藏语及藏族文化的具体影响;也能够清楚地知道当下翻译界的不足之处。其次是国内外研究的动态。现阶段国内外的专门人士对藏学研究的内容很广泛,藏文的许多典籍也相继翻译到汉、英文世界乃至其他文种的国家和民族地区。关于翻译,在国外相关的研究作品有:奈达的《语言与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翻译研究新发展》、贝德·纽马克《论翻译》、斯塔那《语言与文化面面观》、希基《语用学与翻译》、福西特《翻译与语言》等,在国内相关的作品有严复的《天演论》、傅雷《弗雷谈翻译》、孙艺风《文学翻译与翻译理论》、相关论文有:高建忠《文化与翻译》、毛爱萍《语言与翻译》、韩振宇《论翻译的社会功能》、周季文《浅谈藏族翻译史》,就本民族而言,笔者所见的相关文献有:《语合二卷》、《藏族古代翻译理论》、《藏族翻译史及历代译师传略明鉴》、《藏语言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等,但是,无论是从国内研究还是国外研究各方面来看,对翻译学的研究都只是局限于翻译史,翻译理论以及翻译方法等的研究,有的也只是对翻译时的文化差异以及对翻译是的语用问题的研究,对翻译与语言及文化之间的关系以及翻译对语言及文化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的却很少见。因此,笔者认为对藏族翻译方面的研究尚有很多的不足之处,应进一步深入研究、探讨。最后就本文研究的方法进行了阐述。笔者首先准确地掌握了汉藏两方面的资料,其次运用翻译学、语言学的理论知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和归纳,必要时还通过举例、对比等方法进行阐述。 正文部分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阐述了藏文翻译的兴起。其中第一节中重点探讨了翻译在藏族的产生情况。翻译的历史从大的方面讲,经历了口译和笔译两个阶段,藏族的翻译亦如此。藏民族世代都居住在雪域高原,是这片雪域中最原始的民族。从公元前的聂赤赞普到公元7世纪的囊日松赞为止,口译是最主要的翻译途径。通过口译藏民族接受了雍忠本波教,创造了丰富的本教文化;其后从松赞干布始伊,创造藏文,佛教的翻译正式开始并在赞普赤松德赞时期已经有相当的规模,当时在桑耶寺中修建了译场,出现了噶、焦、祥三位藏族翻译史上最著名的翻译大家,翻译了大量的佛教典籍。因此,此后佛教逐步成为了藏族最主要的文化信仰的对象。解放后藏族的翻译事业,从佛教典籍的翻译转变为法律、政治、科技、医疗等学科为主的现代文化翻译,藏文翻译进入了崭新的阶段。第二节中重点探讨了藏族历史上著名的三次文字厘定。三次文字的厘定都始于佛教典籍的大量翻译,对藏族的语言、文化、宗教、翻译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有关三次文字的厘定方面学术界有很多的争论,焦点为和笔者参考很多的书籍分析认为,文字的厘定和推行需要特定的文化环境和较长的历史时期。因此,出现三次的说法较符合藏族文字和文化的发展规律;而对三次与三次同时进行的说法,认为缺乏足够的史料证据,缺乏说服力,因而认为三次都出现在赤祖德赞时期。第三节中重点讨论了翻译对藏族传统的文化,即十明文化的影响。十明文化由几个不同的文化体系所构成,是藏族文化中最精华的部分。它的建立首先通过翻译,在经历了藏族文化历史的很长时期后,最终在萨迦王朝时期得以建立。并且,在之后的各个时期里译入了更多其他民族的文化,使其内容更加丰富。因此,笔者认为翻译极大地丰富了藏民族固有的文化传统,同时,也注入了更多的新的灵魂、 第二章主要阐述了翻译、语言、文化三者之间的密切关系:语言作为文化信息的载体,是文化的组成部分。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翻译的过程是译者理解原文,并把这种理解恰当地传递给译文读者的过程,其本质是借助语言进行各种文化信息传递的活动。翻译既是语言中介,又是不同领域内文化知识的载体,载体的交流意味着文化知识的互通有无,对语言及文化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翻译活动又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下进行的,是受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环境的制约和影响的。因此,翻译与语言、文化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本章通过阐述三者的关系,从而为论述翻译对语言及文化产生的影响作出进一步的铺垫。 第三章的主要内容是翻译对语言及文化产生的影响。其中,翻译对语言产生的影响,笔者主要从词汇、语法、语音等三个要素来进行论述的。在藏族历史上,出现了两次翻译高潮,一次是吐蕃王朝时期开始一直到解放前期佛经的翻译;另一次是从解放到至今的现代文的化翻译。这前后两次的翻译热潮,引进了有关佛教,科技、经济、政治、法律、医疗、体育、教育等各方面的许多外来词,同时在翻译的过程中按需创造了许多相关的新词术语,从而极大地丰富了藏语的词汇量。不仅如此,藏语言的语音、语法方面也随着翻译事业的推进而不断地发生了变化。与此同时,藏族文字的运用也随之变得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文化作为一个极大的范畴,其内容广泛而复杂,无法对其产生的影响进行全面细致的研究,因此,笔者起初以藏族传统文化,即十明文化为例,论述其对藏文化产生的影响,但考虑到不与第一章中的内容相重,本章首先以翻译对藏族文学产生的影响来论述翻译对文化产生的影响,其后还论述了翻译对藏族意识形态产生的影响,从而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突出翻译对文化的影响力。翻译对藏族文学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文学创作、文学体裁、文学术语以及文学理论与文学结构,文学评论与研究等各个方面。随着其他民族的文学作品翻译成藏文,去粗取精,藏族文学的发展也日新月异,在保留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注入了更多的灵魂。不同时期的不同文化对藏族文化的影响也同样地改变了不同时期的藏族人民的意识形态,无论是从人生观,价值观还是世界观都产生了不同的影响。笔者就通过阐述以上几个例子,证明翻译对语言及文化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从而指出翻译的重要性。 事物具有两面性,同样,翻译对语言及文化产生的不光是积极影响,它给藏族文化注入新活力、新能量的同时也在一点一滴地吞噬着固有的传统文化,也给藏族文化带来了相应的消极影响。笔者在本文的总结部分在归纳总结前面三章的内容之外,还简单、笼统地阐述了翻译对语言与文化产生的消极影响,同时就这些问题的相关对策也提出了个人的一些见解。
【关键词】:翻译 语言 文化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H214;G122
【目录】:
  • 藏文摘要3-5
  • 摘要5-10
  • 目录10-14
  • 正文14-79
  • 参考文献79-84
  • 附录84-8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晓荣;二元对立与第三种状态─—对翻译标准问题的哲学思考[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2 傅卫坚;语言·文化·翻译[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S1期


  本文关键词:论翻译对语言及文化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59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4559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a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