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总括性范围副词“到处”“处处”“随处”的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5 01:11

  本文关键词:总括性范围副词“到处”“处处”“随处”的比较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到处 处处 随处 三个平面


【摘要】:论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总结收集到的语料,主要运用“三个平面”的理论,从共时的角度对总括性范围副词“到处”“处处”“随处”进行了句法、语义、语用方面的比较研究,同时结合问卷调查,总结了外国留学生对这三个词的学习情况,并对其中原因进行了分析。 语义上,“到处”“处处”“随处”之间的相同点是在语义上都具有普遍义,并具有相同的语义指向和隐性的否定功能;不同点是“处处”具有更丰富的义项,“随处”在总括范围上表现出任意性、可能性和分举性的特点。 句法上,“到处”“处处”“随处”之间的相同点是它们在句子中都能位于谓语之前或主语之前,主要句法功能都是作状语,,都能自由地与非自主动词结合;不同点是“到处”“随处”与自主动词的结合不受限制,“处处”在选择自主动词时受其自身语义的制约,且只有“处处”可以在句中充当谓语。 语用上,“到处”“处处”“随处”之间的相同点是都表示主观大量,对偶、排比此类辞格都限制它们之间的相互替换,不同点是在使用率上呈现递减的趋势,“到处”最多,“随处”最少,在语体选择上“随处”也受到颇多限制。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三年级学生学习汉语的时间稍长,HSK水平也较高,对三词的掌握情况比二年级学生要好,但总体上留学生对这三词的区分度不够。词语间的相似度,学习时间上的间隔等原因影响了对词语的掌握。
【关键词】:到处 处处 随处 三个平面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46
【目录】:
  • 致谢3-4
  • 摘要4-5
  • Abstract5-8
  • 前言8-14
  • 0.1 研究对象8-9
  • 0.2 研究意义9
  • 0.3 研究方法9-10
  • 0.4 语料来源10
  • 0.5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4
  • 第一章 “到处”“处处”“随处”的语义研究14-21
  • 1.1 “到处”“处处”“随处”语义上的共性14-17
  • 1.1.1 语义上的总括性14
  • 1.1.2 相同的语义指向14-17
  • 1.2 “到处”“处处”“随处”语义上的差异性17-20
  • 1.2.1 “处处”和“到处”“随处”的差别17-18
  • 1.2.2 “随处”和“到处”“处处”的差别18-20
  • 1.3 小结20-21
  • 第二章 “到处”“处处”“随处”的句法研究21-32
  • 2.1 “到处”“处处”“随处”句法上的共性21-29
  • 2.1.1 句法位置上的共性21-22
  • 2.1.2 可以修饰动词性成分22-27
  • 2.1.3 可以修饰形容词性成分27
  • 2.1.4 可以修饰名词性成分27-29
  • 2.2 “到处”“处处”“随处”句法上的差异性29-31
  • 2.2.1 修饰自主动词29-30
  • 2.2.2 “处处”作谓语30-31
  • 2.3 小结31-32
  • 第三章 “到处”“处处”“随处”的语用研究32-37
  • 3.1 “到处”“处处”“随处”的共性32-34
  • 3.1.1 量范畴的表达32-33
  • 3.1.2 修辞格的制约33-34
  • 3.2 “到处”“处处”“随处”的差异性34-36
  • 3.2.1 语体的选择34-36
  • 3.3 小结36-37
  • 第四章 “到处”“处处”“随处”的习得研究37-46
  • 4.1 调查方法37-38
  • 4.2 调查对象38-39
  • 4.3 调查目的39
  • 4.4 调查内容39
  • 4.5 调查结果39-44
  • 4.5.1 学生的词语习得情况调查结果40-43
  • 4.5.2 学生的自我评判情况调查结果43-44
  • 4.6 小结44-46
  • 结语46-48
  • 参考文献48-51
  • 附录51-54
  • (一) “到处”“处处”“随处”调查表51-54
  • (二) 论文图表目录5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奚强;范围副词的再分类及其句法语义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张丽丽;黄婉梅;;现代汉语范围副词“一律”的多维考察[J];保定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3 鞠彩萍,周建兵;范围副词研究综述[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3年01期

4 杨荣祥;“范围副词”中的功能差异——兼论副词次类的划分问题[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5 孙玲;;上古汉语的范围副词[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12期

6 刘潇潇,毛贻锋;“到处”和“处处”辨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7 尹洪波;;否定词与范围副词共现的语义分析[J];汉语学报;2011年01期

8 王立力;范围副词在动词性谓语句中的作用[J];汉语学习;1981年05期

9 马真;关于“都/全”所总括的对象的位置[J];汉语学习;1983年01期

10 徐杰;“都”类副词的总括对象及其隐现、位序[J];汉语学习;1985年01期



本文编号:6225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6225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78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