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西汉文献存在动词、存在句与存在构式

发布时间:2017-08-05 02:16

  本文关键词:西汉文献存在动词、存在句与存在构式


  更多相关文章: 西汉文献 存在动词 存在句 存在构式


【摘要】:存在动词是一种特殊的关系动词。提出了存在动词的判定标准。研究了存在动词的分类及句法框架。从语义类型和结构类型两个角度列举了"有"字存在句与"无"字存在句。提出了"构式化"理论。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中文系;暨南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西汉文献 存在动词 存在句 存在构式
【基金】:第51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2M510774);第51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2M510774) 广东省哲社“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学科共建项目(项目编号:GD12XZW12)
【分类号】:H141
【正文快照】: 一、概述存在动词是表示何时何地存在或不存在,领有或不领有,或消失了什么人或事物的动词。严格意义上说,存在动词是一种特殊的关系动词,这是因为存在动词的作用不仅表示事物或存在或领有或消失的状态,更重要的是它揭示了人或事物之间的某种关系:或是存在,或是不存在;或是领有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陆俭明;语义特征分析在汉语语法研究中的运用[J];汉语学习;1991年01期

2 戴耀晶;;现代汉语动作类二价动词探索[J];中国语文;1998年01期

3 戴耀晶;汉语否定句的语义确定性[J];世界汉语教学;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立春;;《三国志》连动句“而”“以”“则”使用情况考察[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2 王军;;古代汉语“有”字句研究综述[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3 杨荣祥;语义特征分析在语法史研究中的作用——“V_1+V_2+O”向“V+C+O”演变再探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4 武振玉;金文“以”字用法初探[J];北方论丛;2005年03期

5 税昌锡;语义特征分析的作用和语义特征的提取[J];北方论丛;2005年03期

6 孟华;理性主义、人文主义、后结构主义——走向对话的汉语理论界[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6年04期

7 杨玲,沛如;关于“NP_1+VP+NP_3+给+NP_2”句式[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8 胡力文;《韩非子》S-P主语句式[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5期

9 范晓;;被字句谓语动词的语义特征[J];长江学术;2006年02期

10 唐智燕;论今文《尚书》的三价动词[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小婕;;数词研究综述[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向平;;“有X有Y”格式之考察[A];第六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云霞;万荣方言语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2 高明乐;题元角色的句法实现[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3年

3 宋春阳;面向信息处理的现代汉语“名+名”逻辑语义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4 王葆华;动词的语义及论元配置[D];复旦大学;2003年

5 延俊荣;给予句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6 潘文;现代汉语存现句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7 李立新;甲骨文中所见祭名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8 李杰;不及物动词带主事宾语句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9 郭圣林;现代汉语若干句式的语篇考察[D];复旦大学;2004年

10 郑继娥;殷墟甲骨卜辞祭祀动词的语法结构及其语义结构[D];四川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杰;蕴涵静态义素的动态词考察[D];河南大学;2001年

2 王天佑;关于VA了动补结构[D];延边大学;2001年

3 廖新玲;闽南话否定词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4 许哲;朝鲜族小学生汉语述补结构偏误分析[D];延边大学;2002年

5 王敏;《醒世姻缘传》中的趋向动词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6 刘春卉;“动+名”偏正结构形成原因的考察[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7 蒋玉斌;(?)组甲骨文献的整理与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8 黄倩;动宾式词语带宾语结构(V·O+O_1)探析[D];暨南大学;2003年

9 杨丽;从《论语》、《孙膑兵法》看先秦汉语名词、动词、形容词句法功能的多样化和复杂化[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10 钟发远;《论语》动词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陆俭明;变换分析在汉语语法研究中的运用[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3期

2 戴耀晶!200433;试论现代汉语的否定范畴[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金兰;汉·藏语存在动词探源[J];青海民族研究;1998年02期

2 史金波;;西夏语的存在动词[J];语言研究;1984年01期

3 白碧波;;哈尼语存在动词初探[J];民族语文;1991年05期

4 喻翠容;;傣语动词的情貌系统[J];语言研究;1985年02期

5 牛军伟;刘荣勋;刘迎辉;;存在动词与存现句的功能语类评价[J];青年文学家;2010年09期

6 金鹏;藏语拉萨话判断动词和存在动词的用法[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4期

7 马贝加;蔡嵘;;系词“是”的语法化[J];古汉语研究;2006年03期

8 马贝加;蔡嵘;;温州方言存在动词“是”的来源[J];方言;2006年03期

9 王志敬;;语拉萨口语中的兼类词re?~(231)、tu?~(231)[J];语言研究;1992年01期

10 崔立斌;;语言棱镜中的“存在”——从汉韩存在句之差异看韩国学生汉语学习偏误[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田臻;汉语静态存在构式对动作动词的语义制约[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2 朱艳华;载瓦语参考语法[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罗小如;《淮南子》动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贺君;存在动词对举格式“有X无Y”及其相关格式研究[D];延边大学;2012年

2 唐丽娜;听话人对评价言语行为的理解[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孙丽娟;今文《尚书》动词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4 谢文海;汉越词类活用对比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5 肖玲;汉语儿童早期论元结构发展的词类和能产性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6 吴倩;《徐霞客游记》特色动词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7 李欢;《儒林外史》时间副词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8 堤千~,

本文编号:6227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6227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e9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