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的工作语言问题
本文关键词:在华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的工作语言问题
【摘要】:本文研究2010至2012年间在华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的工作语言使用情况。本研究收集到符合国际会议标准的会议36次,其中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会议8次,自然科学领域的会议28次。调查结果显示,英语是全部会议的工作语言,汉语使用率较低,但已发展到50%,"英汉双语"的格局正在形成。会议翻译存在问题较大,同声传译采用率最高只有20%,远不能满足会议需求。会议工作语言是保证会议质量、扩大会议影响的重要条件,应当给以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甚至应考虑制定必要的法规制度。
【作者单位】: 湛江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山东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国际学术会议 工作语言 形成原因 建议
【基金】:国家语委“十二五”科研规划2011年度一般项目“国际与地区组织的语言政策制定及其实施研究”(YB125-36)的资助
【分类号】:H08
【正文快照】: 一关于国际学术会议的工作语言问题随着我国国际交往的日渐频繁、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和科学技术的快步进展,在华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数量逐年上升,参会人数不断增多(孙泽厚,2009)。这为国内外专家学者提供了更多的学术接触与交流机会,也为世界学术成果的相互融合与传播架起了桥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心宇;21世纪人类生存与发展国际学术会议在中国厦门召开[J];满语研究;2000年02期
2 ;术语学、标准化与技术传播国际学术会议(TSTT'2006)在北京召开[J];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2006年03期
3 ;筹建东亚术语研究论坛暨筹备“TSTT’97国际学术会议”第二次会议在京召开[J];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1997年01期
4 廖京京;;港澳新词成因初探及取舍例释[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5 伍凌;;网络流行语的构成方式及形成原因——以2008年网络流行语为例[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6 王文军;对偶形成原因新探[J];修辞学习;1997年05期
7 胡庚申;国际学术会议的语用特征[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年04期
8 周明强;;谈异形词的形成与规范[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9 方啸;;网络语言形成的原因[J];青年文学家;2009年13期
10 郑宏;;浅谈汉语各方言被动表示法的差异及成因[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呼和;;加强少数民族实验语音学研究的几点建议[A];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处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李嘉郁;;关于当前华语教材建设的几个问题[A];第二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陆丙甫;;增加汉字书写系统的语法信息[A];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2003年年度会议论文集[C];2003年
4 吴泓;;小议“零X”一族[A];黑龙江省语言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朱春敬;;加大贯彻执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力度[A];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2003年年度会议论文集[C];2003年
6 谢俊英;;我国行政法律领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状况调查与分析[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宋欣桥;;试论普通话水平测试(PSC)[A];首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连真然;;向百科词典类编者进一言——中国内容的条目应附外文[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俞小娟;;口译方向性研究综述[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童小娥;;从各地的语言政策和语言使用情况看普通话的推广[A];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德毅;在国内的国际学术会议上 使用双语,如何?[N];学习时报;2007年
2 范忠山;别让汉语成为科学看客[N];人民政协报;2006年
3 翟华;“中文热”将重蹈“日语热”的覆辙[N];财经时报;2007年
4 记者 江卉邋实习生 王卉 通讯员 杨武;武汉“弯管子”变少了[N];湖北日报;2007年
5 记者 胡孙华邋通讯员 邹永宁;武汉初步普及普通话[N];长江日报;2007年
6 原正军 马小尚;珍视母语[N];人民日报;2005年
7 记者 马文生 实习记者 燕镜伊;推动我国术语工作的应用发展[N];中国国门时报;2006年
8 南周;推奥运英语不如推奥运汉语[N];今日信息报;2007年
9 曹聪孙;树立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N];协商新报;2005年
10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顾海兵;与其推广奥运英语 不如推广奥运汉语[N];南方周末;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潮忠;香港回归前后普通话使用情况及发展前景考察[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纪正红;广告语言中的超常搭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2 陈斯棋;高级对外汉语报刊阅读教材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赵静;大学生语言文字应用状况的调查与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杨芳;瑞安方言的建议言语行为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5 方志英;试析汉语建议言语行为[D];安徽大学;2005年
6 李加军;在外语教育中融入目的语社会文化维度[D];江苏大学;2007年
7 张晋南;论口译教材的编写[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年
8 李璨;对外汉语综合课教材吸收新词语状况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9 王慧;二语习得中的汉语语块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10 王霞;日韩和东南亚留学生实施汉语建议言语行为的调查分析[D];暨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6229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622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