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从现代翻译研究角度阐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译介和传播

发布时间:2017-08-20 23:12

  本文关键词:从现代翻译研究角度阐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译介和传播


  更多相关文章: 马克思主义 现代翻译理论 译介 传播


【摘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译介和传播,可分为两个时期。新中国成立前,马克思主义文献在中国的译介和传播,大部分转译自日语,翻译方法以摘译、节译、译述和转译为主,而文本选择倾向于政治文本。新中国成立后,则主要采取忠实全译,文本类型多样。根据现代翻译研究,马克思主义文献在中国的译介和传播,以及译介过程中的误译、文本选择、翻译方式和翻译原则等,需要历史地、辩证地去阐释。
【作者单位】: 长江师范学院;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现代翻译理论 译介 传播
【分类号】:H059;A811
【正文快照】: 自1889年以来,马克思主义文献在中国的译介,长达100多年,译本数量惊人,语种丰富。从整个翻译过程来说,集中在政治领域,逐渐向其他领域延伸和扩散。新中国成立以前,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文献主要是单行本,主要涉及政治文本。新中国成立之后,逐渐系统、完整地翻译出版了马克思、恩格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徐蕾;李里峰;;严复译著与“翻译的政治”[J];广东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2 唐代望;中国谁最早介绍马克思主义[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3 宋凌迁;试论朱执信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与传播[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4 冉诗洋;;马克思主义著作早期在中国的译介[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5 蒋骁华;巴西的翻译:“吃人”翻译理论与实践及其文化内涵[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6 丁东红;;百年康德哲学研究在中国[J];世界哲学;2009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亚军;;儒家义利观对大同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支持[J];船山学刊;2006年01期

2 贾乾初;梁启超在中国社会主义思想史上之地位[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3 熊杰;;马克思主义著作在中国的译介[J];党史文苑;2011年10期

4 张静;赵冰;;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对我国翻译的影响[J];大学英语(学术版);2007年01期

5 罗啸啸;;20世纪初至中国共产党成立时期恩格斯著作在中国的传播[J];传承;2012年10期

6 林芳;;“大同”概念的近世转化与中共早期社会理想之形成[J];党史研究与教学;2013年01期

7 魏泓;;谈谈译者的“无形可见”[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8 甘莉;;后殖民理论对我国翻译研究的启示[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12期

9 张群星;;译者动机对翻译过程的影响[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10 徐信华;;论中共早期报刊的传播效果[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娟;理论旅行:吸收与变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陆秀英;中国当代翻译文学系统中主体间关系的生态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卢志宏;新时期以来翻译文学期刊译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4 张艳国;破与立的文化激流——五四时期孔子及其学说的历史命运[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胡德香;中西比较语境下的文化翻译批评理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胡显耀;当代汉语翻译小说规范的语料库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侯建明;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张莹;译学观念的演进和冲突[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9 葛林;论跨文化伦理对翻译的规约[D];厦门大学;2008年

10 李文平;民国前期的扩军与裁军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艳秋;陈独秀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探索[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2 丁燕燕;从《飘》的两个中译本论译者主体[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金玲;权力操控下的蒙古文翻译[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4 王小波;试论马克思主义来源的三种类型[D];东华大学;2011年

5 王婉鸿;论辜氏《论语》英译本中文化意象的传递[D];吉林大学;2011年

6 田翔宇;从《红楼梦》及Gone with the Wind的翻译看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7 王迎;操纵理论视角下的《毛泽东传》的翻译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张建涛;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途径探析[D];江西农业大学;2011年

9 江午奇;先验统觉探析[D];中南大学;2011年

10 许由太;操纵理论视角下《罗密欧与朱丽叶》翻译比较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谦;庞德:中国诗的“发明者”[J];读书;2001年10期

2 黄忠廉;严复翻译思想研究百年回眸[J];福建外语;1998年03期

3 唐代望;中国谁最早介绍马克思主义[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4 宋凌迁;试论朱执信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与传播[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5 王世谊;二十世纪初中国国情与中国共产党的产生[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6 杨冬敏;;佛经翻译与清末民初翻译活动比较初探[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12期

7 田野;严复的选择——论目的语文化对翻译的干预[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8 朱俊强;鸦片战争前后中国文化的变迁及其影响[J];社会科学家;1996年03期

9 蒋骁华;解构主义翻译观探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年04期

10 苏生文;赵爽;;西方物质文明与晚清民初的中国社会(下)[J];文史知识;2008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洪伟;;《比较语音学概要》的译介考察[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8期

2 许钧;宋学智;;超现实主义在中国的译介[J];当代外语研究;2010年02期

3 李小玲;;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在中国的译介[J];文教资料;2010年02期

4 孙建光;;近代小说译介见证译者主体意识的觉醒[J];淮阴工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5 孙立春;李蕾;;芥川文学在华译介九十年之反思——从接受美学出发[J];日本研究;2011年01期

6 白玉杰;;立足典籍传播 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J];前沿;2011年13期

7 郑宗荣;;杜拉斯在中国的译介和研究综述[J];惠州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8 孙金华;;语言变异与变化微观研究的新思路——《语言变异与变化》述评[J];南京社会科学;2008年04期

9 杨荟娟;;抗战时期马列著作翻译的社会条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12期

10 杨荟娟;;抗日战争时期马列著作翻译的特点[J];科技信息;2010年19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冯天瑜;中日汉字文化的交互关系[N];光明日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胡德香;中西比较语境下的文化翻译批评理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卢志宏;新时期以来翻译文学期刊译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童俊;微观触摸旅行中的后殖民批评:中国语境下后殖民批评五个关键词的译介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2 李媛媛;弗吉尼亚·伍尔夫之中、日译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3 朱爱娴;买买提明·吾守尔小说汉译本比较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4 顾忆青;翻译史视野中的报纸副刊[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5 田璐;中国传统译论中译者主体性的现代阐释[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6 周琳;翻译家王佐良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7 韦维;阐释学视野下的文学翻译[D];广西大学;2008年

8 黄晏;从有意误译看译者的能动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姜春兰;论鸠摩罗什的佛经翻译理论与实践[D];天津理工大学;2007年

10 都建秀;目的论框架下译者主体性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7094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7094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9b7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