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语义引擎的形成及其应用

发布时间:2017-08-21 10:25

  本文关键词:语义引擎的形成及其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认知计算主义 语义引擎 思想语言假说


【摘要】:认知计算主义的语义基础是:只要给予正确的形式系统和解释,一台机器能够一致的处理意义。最初由莱布尼兹提出这种理论假设,现代逻辑证明了这一设想在一定程度上是可行的。许多人工智能研究就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工作的。福多正是基于此提出了"思想语言假说",为驱散意向的神秘性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思路。不过,这一思想的生物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澄清。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认知计算主义 语义引擎 思想语言假说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计算主义的理论难题研究”(编号:10BZX022)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认知科学对当代哲学的挑战——心灵与认知哲学重大理论问题研究”(编号:11AZD120)
【分类号】:N03;H030
【正文快照】: 当代认知计算主义(以下简称计算主义)的基本观点是:认知过程原则上可被理解为图灵可计算函数的算法执行过程。但是符号表征及其操作是如何适应外部世界的?为回答这一问题,计算主义通常假定了一种“语义引擎(sematic engines)”的机制,即给定一个适当的形式系统及其解释,语义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邹崇理;雷建国;;论形式语义学[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辉;王德奎;;哥德巴赫猜想简要证明与哥德尔计算机[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2期

2 庄朝晖;赵致琢;;本科计算机教育中数理逻辑课程改革浅析[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3年12期

3 王德奎;;形式本体论复杂性初探——《形式本体论框架》解读[J];河池学院学报;2008年S1期

4 崔文芊;王绍源;;论莱布尼茨的数理逻辑成就及成因[J];江西社会科学;2013年06期

5 罗翊重;;统一无穷理论是消解悖论的典型案例[J];昆明学院学报;2013年Z1期

6 喻绍梧;;数学与模式[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7 王晓晓;;语义学与语用学[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S1期

8 王明璨;;生成语法形式方法论初探[J];宜春学院学报;2010年09期

9 余俊伟;;概念文字的数学背景及哲学意味[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潘沁;;冯·诺伊曼计算机理论中的生物目的论思想[J];系统科学学报;201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罗翊重;;从辩证逻辑形式化视野看哥德尔定理[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高芸;从SDRT的视角探析汉语话语结构的修辞格式[D];西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庄丽;悖论,,矛盾和辩证法[D];西南大学;2011年

2 汪静;网络语言的本质及社会功能[D];东华大学;2007年

3 史新颖;认知计算主义的源起与当代发展[D];东华大学;2007年

4 姚锐;关于技术与学习理论互动关系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邹崇理;;从逻辑到语言——Barbara H.Partee访谈录[J];当代语言学;2007年02期

2 邹崇理;;多模态范畴逻辑研究[J];哲学研究;2006年09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冠军;王玉生;;从现代科学视角看莱布尼兹大理石花纹假说的意义和价值[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3年06期

2 H.波塞尔,李理;莱布尼兹与技术[J];世界哲学;2005年04期

3 李斌;计算机原子研究中心[J];管理科学文摘;1999年03期

4 ;科苑集粹[J];大科技;2001年10期

5 野君;;历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奖者[J];中国青年科技;2006年01期

6 张琳;;支撑信息化时代的科学和技术[J];科技信息;2009年23期

7 刘啸霆;莱布尼兹:微积分学中的理性倾向[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1年12期

8 帕特里斯·J·海斯!美,赋斌,李兰英;什么是计算机?──网络上的讨论[J];哲学译丛;1999年03期

9 远美;;翻天覆地的未来技术[J];教师博览;1996年03期

10 殷杰;董佳蓉;;人工智能的语境论范式探析[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朱伯];;易学与科技思维[A];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第五届全国代表大会文件[C];2001年

2 丘亮辉;;易学和科学结合的核心问题[A];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第四届全国代表大会文件[C];1996年

3 朱照宣;;牛顿《原理》三百年祭[A];力学史与方法论论文集[C];2003年

4 郑志鹏;;半个世纪的回顾——贺叶铭汉先生八十华诞[A];“中国高能物理发展中的叶铭汉”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5年

5 史研;;第10届国际逻辑、方法论和科学哲学大会[A];1995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5年

6 黄欣荣;;复杂性研究方法论论纲[A];全国复杂性与系统科学的理论、方法及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朱克勤;;欧洲早期大学和科学院对近代科学发展的贡献[A];科学殿堂的力学之光——第五届全国力学史与方法论学术研讨会文集[C];2011年

8 ;“中国高能物理发展中的叶铭汉”学术报告会日程[A];“中国高能物理发展中的叶铭汉”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江泽淳;心灵的火花如何点燃[N];文汇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贾润芝;莱布尼兹与虚拟实在[D];东华大学;2006年

2 马永军;认知科学的新进路:非线性的自组织具身认知图式[D];河南大学;2009年

3 漆捷;“虚拟实在”的哲学解读[D];山西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7123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7123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fc8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