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蒙元时期语言规划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6 08:24

  本文关键词:蒙元时期语言规划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蒙元 语言规划 蒙古 回回


【摘要】:蒙元时期蒙古、回回、汉三语通用,语言规划处在自发阶段,包括语言本体规划和语言习得规划。由于政局动乱,规划缺少连贯性和持久性,对语言态度、语言声望形象缺少考虑等,随着蒙元统治的结束,前两种语言退出通用语行列。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关键词】蒙元 语言规划 蒙古 回回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2BYY098) 山东大学创新基金项目(编号:YZC10014)
【分类号】:H109.2
【正文快照】: 语言规划最早由Uriel Weinreich提出,各位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给予不同界定,我们认为语言规划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的产物,是国家或社会团体为管理语言生活所做的各种规定和实施的各种活动,大到语言政策的颁布和实行,小到某一词语的使用和规范。《礼记》“黄帝正名百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尚衍斌;元代色目人史事杂考[J];民族研究;2001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孙兰荃;;论国家语言主权——兼评“英汉双语教学”[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2 马思周;;“语言规划”和“语文现代化”的三个含义[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3 李如龙;;对双语教学的几点理解[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4 李宇明;论普通话培训测试手段的现代化(代序)[J];语言文字应用;2005年04期

5 李宇明;;关于《中国语言生活绿皮书》[J];语言文字应用;2007年01期

6 陈章太;;语言国情调查研究的重大成果[J];语言文字应用;2007年01期

7 戴庆厦;;中国语言生活状况研究的新篇章——喜读《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5)》[J];语言文字应用;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菲露;;说“超”[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任丽青;“十七年”时期上海的工人文学创作[D];上海大学;2007年

2 王化雨;宋朝君主的信息渠道研究[D];北京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培涛;汉语规范模式论析[D];西北大学;2005年

2 解文艳;建国以来的汉字简化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3 孙海娜;我国国家通用语[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4 高栋梁;鲁明善与《农桑撮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5 李宝金;窦汉卿生平及其学术思想源流考辨[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6 张志明;蒙元社会婚姻制度流变浅析[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7 李春保;湖南维吾尔族文化与变迁[D];新疆大学;2007年

8 兰阳;论元丽联姻及其对高丽的政治影响[D];延边大学;2007年

9 王韬;成都市公共场所语言文字应用状况调查[D];四川大学;2007年

10 纪飞;汉语字母词语规范问题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金智;语言规划的连贯性与系统性[J];学术研究;2000年02期

2 许嘉璐;面向社会,面向未来,依靠科学,依靠群众——《汉字规范问题研究丛书》总序[J];语言文字应用;2004年02期

3 郭龙生;许嘉璐;;中国当代语言规划若干理论问题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2007年02期

4 郭熙;;华语规划论略[J];语言文字应用;2009年03期

5 孟和宝音;蒙古语言的变异与规划问题[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6 谷孝龙;;“非典”个案与语言规划的原则和标准——兼与柯平、吴志杰先生商榷[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7 E.Haugen;林书武;;语言学与语言规划[J];当代语言学;1984年03期

8 薄守生;;语言规划的经济学分析(摘要)[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8年07期

9 黄素文;;构建语言规划学理论框架的有益尝试——《中国当代语言规划的理论与实践》评介[J];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10 薄守生;;中国语言规划研究的又一个创新[J];汉字文化;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海涛;;语言管理、语言规划和世界语[A];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下卷)[C];2007年

2 张普;;关于网络时代语言规划的思考[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3 李宇明;;中国语言规划的若干思考[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明冲突与融合中语言的认同与流变”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7年

4 鲁子问;;试论外语规划[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苏剑;;双语现象下的语言规划与繁简之争——对《中国通用语言文字法》的经济学解释[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册)[C];2010年

6 王立;;语言的实用价值与家长的语言期望[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李宇明;;促进语言生活健康发展(代序)[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8 刘静;;“规范”及“标准”概念描析——从《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冠名论争说起[A];2007年福建省辞书学会第18届年会论文提要集[C];2007年

9 王培光;;语感与语言规范[A];世纪之交的中国应用语言学研究——第二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10 王东莉;;外语调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凌;语言、区域、历史、社会背景和心灵归宿[N];中华读书报;2010年

2 李宇明;多维关注中国语言规划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孙曼均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发展与规范:语言热点问题中的焦点[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陈章太;我国当代语言规划史上的两件大事[N];光明日报;2006年

5 通讯员 郭龙生 记者 陈瑞昌;应用语言学应为国家发展服务[N];中国教育报;2009年

6 记者宋晖 通讯员周荐;科学制定语言规划 充分开发语言资源[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薄守生 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语言经济学:非主流语言学与非主流经济学的牵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陈章太;我国当今语言生活的变化与问题[N];中国教育报;2006年

9 北京大学教授、国家语委会语法分委会主任 沈阳;如何对待“变味”汉语?[N];中华读书报;2008年

10 教育部语信司;扬州举办“语言与国家的安全和发展”论坛[N];语言文字周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亚凤;中港新三地的语言规划与新加坡本位小学语文课程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2 李英姿;美国语言政策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3 张卫国;语言的经济学分析:一个初步框架[D];山东大学;2008年

4 张治国;全球化背景下中美语言教育政策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王伟;现代汉语欧化与翻译策略之综合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6 池东恩;朝汉双语教育与语言使用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倩;广州多方言家庭学龄前儿童语言规划情况调查[D];暨南大学;2012年

2 王智红;语言规划和语言政策作为一门学科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3 郭齐梅;武汉方言的地理及社会分布[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4 陈若芬;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语言政策探析[D];暨南大学;2006年

5 王念;现代汉语言新生语言成份的规范化[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6 张倩;英汉语码转换对现代汉语句法的影响[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7年

7 安忠芳;建国以来广西语言文字规划略史及评价[D];广西大学;2008年

8 张锐;英语“入侵”下的汉语保护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宋红波;英汉语中的性别歧视及其改革[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10 刘莹莹;广西地区语言和谐与社会和谐关系研究[D];广西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7406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7406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a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