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全球现代性视野下的凉山彝区双语教育思考

发布时间:2017-08-26 13:09

  本文关键词:全球现代性视野下的凉山彝区双语教育思考


  更多相关文章: 全球现代性 凉山彝族 双语教育 同化


【摘要】:凉山彝区曾辉煌一时的双语教育走向衰落,是少数民族文化遭遇全球现代性的一种样态,是全球现代性的同化、普遍主义在排除异己过程中所导致的后果。彝族人群体面对这一冲击的"理性"选择是积极"同化",然而在"积极同化"的过程中,少数民族文化在逐渐衰退。面对这种悖论,我们应该正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采用三语教学,从以往国家倡导的"民汉兼通"人才转变为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汉外兼通"人才。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关键词】全球现代性 凉山彝族 双语教育 同化
【分类号】:H2;H102
【正文快照】: 双语教育一向被认为是少数民族融入现代主流社会,传承民族文化的理想途径。但从目前来看,凉山彝区的双语教育已形同虚设,其发展前景举步维艰。曾辉煌一时的双语教育为何失败?我们还需要双语教育吗?如果需要,我们该如何应对?针对这些问题,本文通过全球现代性的视野分析了凉山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丁月牙;以教师为主体寻找现象背后的“真实”——凉山彝族一类模式双语教育个案[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2 郗戈;;从资本逻辑看“全球现代性”的内在矛盾[J];教学与研究;2011年07期

3 杨福泉;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少数民族文化保护[J];思想战线;1998年05期

4 关凯;现代化与少数民族的文化变迁[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5 邓佑玲;双语教育与文化认同[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6 沈成军;四川双语教学工作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民族教育;2000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阿呷热哈莫;凉山彝族实施三语教学的可行性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克军;;合同债权性质研究[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2 沈学习;张清湘;;生命价值的回归·历史文明的反讽[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3 李琪;;试论吉登斯的现代性思想[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08期

4 余吉生;论网络时代高校毕业生思想工作的着眼点[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5 姚其煌;李小兰;;知行合一:高校学生突发性事件的预防逻辑[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6 李海涛;陈泉;姚兆余;;农村居民就医过程中的信任机制研究——基于江苏省南通市的调查[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3期

7 王智杰;左停;;风险社会下市场经济及农户生计困境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8期

8 孙其昂;;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及其转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9 孙科;;无尽虚空与死之花火——从松尾芭蕉的中国式误读浅谈现代性中的虚无绝望问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10 张华东;;《共产党宣言》中的“脱域”思想及其当代意义[J];安康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从学;;《同情》:一种被忽略的现代性体验[A];“辛亥百年与四川小说创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当代文坛》2011年增刊)[C];2011年

2 刘虹利;孟繁华;;感悟与发现——李一清的“乡村中国”[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3 汪冬冬;黄鹏;;现代性与后现代性视角下的社会危机与安全思想——对齐格蒙特·鲍曼思想的解读[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吴有能;;当代台湾人间佛教全球化论述的一个侧面[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窦亚平;;从全球化理论看太虚法师佛教改革[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赵文龙;王夏峥;;社会信任与社会交往的研究初探——基于“2009年社会网络与求职过程调查”西安数据分析[A];陕西省社会学会(2010)学术年会——“关—天经济区社会建设与社会工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贾海薇;;论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政府治理变革的制度创新——基于广东探索的思考[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8 张扬金;;交汇口处的权力异化与矫正——城市化进程中过渡型社区区务人员腐败透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杨秀香;;幸福与信任的重建——信任价值的当代生活视角[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10 董正华;;全球化:歧义纷沓的解说与真实的历史进程[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多文化共存下的记忆与遗忘”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康德强;传统体育养生的文化哲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广才;大河家镇周家村家庭经济调查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5 丁鹏;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汉族移民文化变迁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6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戴均;当代中国转型社会的政治认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灿仕;高校学生突发事件预警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李园;信息化时代教育技术人文精神的缺失与重构[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秦璐;网络舆情引导方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冯婧雅;风险社会视角下的中国法律治理[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申腾;日常政治视野下中国城市社区业主维权行动探析:基于HB社区的个案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王军;城市社区主体互动困境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刘电光;技术风险评估中的观念冲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张凌;现代社会的困境与救赎[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菲菲;技术现代性困境与出路[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10 袁佳穗;虚拟环境下的人际互动[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4期

2 盖兴之;三语教育三题[J];大理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3 普忠良;彝语社会语言学研究概况述略[J];贵州民族研究;1997年01期

4 马学良;维护母语 发展历史文化[J];贵州民族研究;1998年01期

5 普忠良;从全球的濒危语言现象看我国民族语言文化生态的保护和利用问题[J];贵州民族研究;2001年04期

6 乌力吉;少数民族三语教育的纵横解读[J];贵州民族研究;2005年04期

7 戴庆厦,关辛秋;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8年01期

8 白浩波;;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三语”教学改革的创新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5年10期

9 覃国生;科学发展观与民-汉双语教学[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10 宝乐日;;地方课程——少数民族地区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的载体[J];民族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耀华;凉山彝家:文化变迁与双语教育[J];中国民族;2001年12期

2 贾敏;熊婷婷;;美国印第安和我国彝族双语教育对比研究——基于两国少数民族语言政策的研究[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3 王远新;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研究会第九届学术研讨会暨首届国际双语教学研讨会总结[J];语言与翻译;2000年04期

4 袁平华 ,俞理明;加拿大双语教育与中国双语教学的可比性[J];中国大学教学;2005年11期

5 张新莲;;对双语教学的认识与思考[J];文教资料;2006年29期

6 宋敏;;双语教学模式探析[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7 吴小X;;简论我国的双语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07年23期

8 乔林;;新疆双语教育研讨会在乌市召开[J];语言与翻译;2011年01期

9 赵德忠;;新疆双语教育的若干思考——在新疆双语教育研讨会上的讲话[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10 孙旭东;国外双语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199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雪英;;多元文化视域中的少数民族双语教育[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郑洵;;对双语教学的思考[A];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教学改革论文专辑[C];2007年

3 李宇明;;关于中小学“双语教学”的思考[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4 崔延虎;;双语教学与双语教育的教育人类学审视[A];“首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张春燕;;高校双语教材采访工作浅谈[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陈士林;;彝文研究的基础和前景[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C];1980年

7 刘玉彬;张树安;宋敏;李晓梅;;民族高校多层次双语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A];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刘俊;吾守尔·斯拉木;谭勋;冯丽娟;;基于双语基础教育的教学资源管理系统[A];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研究与进展——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信息处理、第二届全国多语言知识库建设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梅丽;;泰国学习者汉语普通话塞擦音知觉的实验研究[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10 张峰;乐群;郑翔玉;;在模电教学中采用双语教学的探讨[A];武汉(南方九省)电工理论学会第22届学术年会、河南省电工技术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孙利华;双语教育“试水”有喜有忧[N];洛阳日报;2008年

2 王秀旭;对我省双语教育的几点思考[N];贵州民族报;2009年

3 本报评论员;抓好双语教育 造福千秋万代[N];喀什日报(汉);2009年

4 通讯员 李治军;疏勒 多措并举提高双语教育水平[N];喀什日报(汉);2009年

5 本报特派记者苏军亚;双语教育抓“小”不能漏“大”[N];乌鲁木齐晚报;2010年

6 马戎;民族地区开展双语教育必须坚持的几个原则(下)[N];中国民族报;2011年

7 马戎;民族地区开展双语教育必须坚持的几个原则[N];贵州民族报;2011年

8 记者特派张迎春;董新光委员致力推进新疆“双语”工作[N];亚洲中心时报(汉);2011年

9 通讯员 陈俊龙;上山民族学校成全省首家学前双语教育试点学校[N];毕节日报;2011年

10 陈雁萍;新疆伊宁:“双语”教育结硕果[N];贵州民族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池东恩;朝汉双语教育与语言使用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2 陈之权;新加坡教育分流下华文课程面对的问题与挑战及改革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3 宝乐日;土族、羌族语言及新创文字在学校教育领域使用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4 崔东红;新加坡的社会语言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5 赵建梅;培养双语双文化人: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人类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廖冬梅;新疆民汉双语现象与新疆社会发展之关系[D];新疆大学;2006年

7 龙琪;理科双语教学的实践现状与理论探讨[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8 陈亚凤;中港新三地的语言规划与新加坡本位小学语文课程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9 李英姿;美国语言政策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10 王洋;对维汉语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峥嵘;双语教育及其对个人发展的影响[D];东南大学;2004年

2 李洁;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锡伯族学校的双语教育[D];新疆师范大学;2005年

3 祁伟;和田地区中小学维汉双语教育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6年

4 滕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汉双语教育的历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5 陈松;双语教育要素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6 金劵;双语教育的文化资源整合功能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7 张欣;从语言政策的视角看双语教育[D];东南大学;2006年

8 魏薇;欧盟双语教育述评—CLIL[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姚金梅;新疆柯尔克孜族中小学双语教育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7年

10 陶君;论中学双语教育[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7416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7416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6c9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