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三言》人称代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30 06:04

  本文关键词:《三言》人称代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三言” 近代汉语 人称代词 语法功能


【摘要】:《三言》是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创作的拟话本小说合集,其书开始总名为《古今小说》,共一百二十篇,分三集每集四十篇。后来作者将三集分别命名为《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即我们所说的“三言”。小说中人物众多,他们生活在各个领域、各个朝代的角角落落,书中描写他们的喜怒悲欢,诉说着生老病死,揭示了伦理道德。“三言”采用拟话本的形式,文中几乎全是白话,语言通俗易懂,体现了当时社会的语言风貌,因此“三言”的语言比较鲜明而且集中反映了明朝末期的通用口语,具有很高的语言研究价值。 本文以“三言”中的人称代词为研究对象,穷尽式的描写“三言”中人称代词的语法特点,,通过多样性、多方位的考察,勾勒出“三言”中人称代词使用的整体情况,归纳出当时口语作品中人称代词的系统,从而了解近代汉语中人称代词的发展演变状况,使近代汉语代词“史”的线索贯穿起来。这对汉语语法代词史甚至汉语史都有重要意义。 全文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内容:一、第一人称代词;二、第二人称代词;三、第三人称代词;四、其它人称代词。 本文用定量定性分析法、描写与分析相结合、语料与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对“三言”人称代词进行研究,分析其功能,说明其源流,考察其用法的变化,并对特例作出一些分析和判断,最后对所研究内容作个总结。
【关键词】:“三言” 近代汉语 人称代词 语法功能
【学位授予单位】:湖北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4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目录6-9
  • 第一章 绪论9-13
  • 1.1 代词的界定及分类9-10
  • 1.1.1 代词的界定9
  • 1.1.2 代词的分类9-10
  • 1.2 《三言》研究的现状10-11
  • 1.3 《三言》的语料价值及研究意义与方法11-13
  • 1.3.1 《三言》的语料价值11
  • 1.3.2 《三言》的研究意义与方法11-13
  • 第二章 《三言》中的三身代词13-39
  • 2.1 《三言》中的第一人称代词13-24
  • 2.1.1 我14-17
  • 2.1.2 我们17-18
  • 2.1.3 咱18-19
  • 2.1.4 咱们 咱家 自家 洒家19-20
  • 2.1.5 俺20-21
  • 2.1.6 吾21-22
  • 2.1.7 “某”、“妾”、“妾身”、“奴”、“奴家”的用法22-24
  • 2.1.8 侬 我侬 朕24
  • 2.2 《三言》中的第二人称代词24-33
  • 2.2.1 你24-28
  • 2.2.2 你们28-29
  • 2.2.3 尔29-30
  • 2.2.4 汝30-31
  • 2.2.5 你家31-32
  • 2.2.6 伊32
  • 2.2.7 乃32-33
  • 2.3 《三言》中第三人称代词33-39
  • 2.3.1 他33-36
  • 2.3.2 他们36-37
  • 2.3.3 他家37
  • 2.3.4 伊37-38
  • 2.3.5 渠38-39
  • 第三章 《三言》中其他人称代词39-52
  • 3.1 《三言》中的反身代词39-43
  • 3.1.1 自39-40
  • 3.1.2 自己40-41
  • 3.1.3 自家41-42
  • 3.1.4 自身42
  • 3.1.5 自个42-43
  • 3.2 《三言》中的旁称代词43-48
  • 3.2.1 别人43-44
  • 3.2.2 他人44-45
  • 3.2.3 旁人45-46
  • 3.2.4 人家46-47
  • 3.2.5 别个47-48
  • 3.2.6 别的48
  • 3.3 《三言》中统称代词48-52
  • 3.3.1 列位48-49
  • 3.3.2 诸位49-50
  • 3.3.3 众位50
  • 3.3.4 各位50
  • 3.3.5 大家50-51
  • 3.3.6 各自51-52
  • 第四章 结语52-54
  • 致谢54-55
  • 参考文献55-57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蓝;;汉语的人称代词复数表示法[J];方言;2008年03期

2 曾立英;“我看”与“你看”的主观化[J];汉语学习;2005年02期

3 贾爱媛;汉语第三身代词的流变[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4 汪维辉;;《世说新语》词语考辨[J];中国语文;2000年02期

5 崔希亮;人称代词及其称谓功能[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年01期

6 张春泉;第一人称代词的虚指及其心理动因[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7 邓梦燕;;“别人”与“别个”考察[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本文编号:7576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7576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312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