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有这么……(吗)?”构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5 04:20

  本文关键词:“有这么……(吗)?”构式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有这么……(吗)?” 构式 构式义 语用功能


【摘要】:“有这么……(吗)?”是一个反问句式。本文立足语言事实,将其放在构式语法理论框架下进行研究。在证明它是构式的基础上,分析该构式的句法特征和语用功能等,归纳构式义,并追溯构式历时发展。 构式“有这么……”是由动词“有”与宾语“这么……”组合而成的动宾短语。“有”的意义为:表示领属、表示存在、表示包含、表示估量或比较。“这么”可以被“那么”替代,用于指代程度、指代方式和指代内容。“这么”后面的成分较复杂,具体有六种形式,包括“有这么VP的(吗)?”、“有这么VP(吗)?”、“有这么AP(吗)?”,“有这么A的N(吗)?”。各形式内部都有具体的限制。在实际运用中,构式前常会出现主语等成分。“有”与“这么……(吗)?”中间也常会出现人称代词等成分。构式可以独立成句、做谓语、做主谓谓语句中的谓语小句、做宾语、做复句中的分句。 构式的语义前提有七种情况,它可以出现在上文中或下文中等等。构式有表否定的核心功能,还具有:辩驳、怨责、惊异、困惑、抒情、说理,鄙夷嘲讽、感叹无奈等衍生功能。 本文依据能够进入构式的词语的自由度以及构式的成熟度得出“有这么VP的(吗)?”是构式“有这么……(吗)?”的原型。构式的中心意义是:说话人基于他人的行为方式或叙述内容违背了自己的理想化认知,受到刺激,从言语上对这种行为方式或叙述内容进行否定回应。 构式“有这么……(吗)?”起源于元代,在元代的主要书写形式为“有恁……?”。“有这么……(吗)?”这一书写形式出现于明代,在清代一跃成为主要的书写形式。
【关键词】:“有这么……(吗)?” 构式 构式义 语用功能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46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目录6-8
  • 一、引言8-13
  • (一) 研究对象的界定8
  • (二) 理论背景和研究方法8-9
  • (三) 研究现状9-11
  • 1. 构式语法9
  • 2. 反问句9-10
  • 3. 相关格式10-11
  • (四) 研究的目标和意义11-12
  • (五) 语料来源及符号说明12-13
  • 二、“有这么……(吗)?”构式解析13-30
  • (一) 构式的存在及类型13-14
  • (二) 句法结构14-19
  • 1. “有这么……(吗)?”结构14-15
  • 2. “有这么……(吗)?”前面的成分15-18
  • 3. “有”与“这么”之间的成分18-19
  • (三) 构式句法功能19-21
  • (四) 构式语块分析21-30
  • 1. “有”21-23
  • 2. “这么”23-24
  • 3. “这么”后面的成分24-28
  • 4. “吗”28-30
  • 三、构式语用分析30-36
  • (一) 语义前提30-32
  • (二) 语用功能32-36
  • 四、构式义36-42
  • (一) 构式原型36-39
  • (二) 中心意义39-40
  • (三) 扩展意义40-42
  • 五、构式的演变42-46
  • 六、结语46-48
  • 参考文献48-50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50-51
  • 致谢51-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钦荣;反问句的句法、语义、语用分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2 张豫峰;“有”字句研究综述[J];汉语学习;1998年03期

3 李勇忠;构式义、转喻与句式压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4 梁晓玲;从构式语法的角度看“读宾”格式中宾语的多样化[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02期

5 张发明;;试论“不是……吗”反问句[J];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社会科学汉文版);1988年04期

6 胡孝斌;;反问句的话语制约因素[J];世界汉语教学;1999年01期

7 袁毓林;李湘;曹宏;王健;;“有”字句的情景语义分析[J];世界汉语教学;2009年03期

8 云汉;峻峡;;“有”的宾语琐谈[J];逻辑与语言学习;1991年05期

9 刘钦荣;反问句和询问句句法结构间的关系[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4期

10 陈满华;;关于构式语法理论的几个问题[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年05期



本文编号:9153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9153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037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