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论晚清小说翻译的文学现代性

发布时间:2017-09-27 05:27

  本文关键词:论晚清小说翻译的文学现代性


  更多相关文章: 晚清 小说翻译 中国文学 现代性


【摘要】:受西方线性发展史观的影响,新民主主义文学史观将中国文学现代性"五四起源"合法化,缺乏对晚清文学尤其是小说翻译进行多维度分析。基于对线性史观的解构性反思,深入考究晚清小说翻译文学体裁、文学主题、文学语言等方面,进而系统分析晚清小说翻译与五四新文学的关系,发现晚清小说翻译在"前现代"语境中已经具备了诸多现代性特征,对中国文学现代性进程意义匪浅。
【作者单位】: 重庆工商大学外语学院;
【关键词】晚清 小说翻译 中国文学 现代性
【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场域视角下的鲁迅翻译活动研究”(13SKH14),项目负责人:骆萍
【分类号】:I207.41;H059
【正文快照】: 一、从晚清“被压抑的现代性”谈起在长期以来受到政治话语明显影响的文学史叙述中,西方线性发展史观成为中国近现代文学时间叙述的主流语境,新民主主义文学史观大多将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置于“五四起源”,并通过反复强化将其合法化。直到1990年代,王德威明确提出“没有晚清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生滨;倡导之功 创造之力——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生论中国白话新诗的奠基[J];兰州学刊;2004年06期

2 李波;翻译的职业化与职业道德[J];上海科技翻译;2004年03期

3 毕新伟;中国经验与西方经验的相遇——林译《巴黎茶花女遗事》研究[J];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03期

4 胡焕龙;林纾“落伍”问题研究[J];文艺理论研究;200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以“林译小说”为中心论林纾在文学转型过程中的两难抉择[A];山东近代文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以“林译小说”为中心论林纾在文学转型过程中的两难抉择[A];中国近代文学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翻译文学与中国文学近代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朱云生;清末民初翻译文学与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D];山东大学;2006年

2 陈爱钗;近现代闽籍翻译家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3 杨全红;钱锺书翻译思想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波;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4年

2 杨Zs;试由功能翻译理论角度看翻译批评[D];苏州大学;2004年

3 杨晓红;意识形态和诗学对林纾翻译中归化策略的操控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黄志斌;论林纾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贡献[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5 黄菁华;林译小说的前世今生[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熊丽;从目的论角度透视林纾翻译中的杂合现象[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刘鹭;林纾译本《黑奴吁天录》改写痕迹的文化透视[D];贵州大学;2007年

8 林玩凤;重评林纾和林译小说的文化价值[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王树杰;论林纾的文化误译在中国文学近代转型中的无意识贡献[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黎静,任军;论林纾和庞德译作的期待视野[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2 郝岚;;林译小说与中国文学的现代性[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12期

3 韩云波;“反武侠”与百年武侠小说的文学史思考[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4 韩云波;民俗范式与20世纪中国武侠小说[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年01期

5 汤哲声;大陆新武侠关键在于创新[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静怡;;操纵论视野下的晚清小说之“不信”翻译[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2 刘英杰;;蔡召华和《笏山记》[J];社会科学战线;1988年02期

3 沈潜;平实致远 真力弥满——评时萌的中国近、现代文学研究[J];常熟高专学报;1994年03期

4 杨联芬;晚清小说“现代性”一解[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年04期

5 雷永莉;;浅谈晚清小说繁荣与报纸连载的关系[J];新闻采编;2010年01期

6 李九华;;晚清小说期刊营销手法述略[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7 赵明政;;晚清小说评议三题——与袁进同志商榷[J];晋阳学刊;1989年01期

8 席建彬;;晚清小说:“断裂”和“连续”中的诗性萌芽[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9 宋大琦;;晚清小说家眼中的立宪运动[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10 张蕾;;《儒林外史》的现代波澜[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M.D.维林吉诺娃;伍小平;;世纪转折时期的中国小说[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史料研究卷)[C];2009年

2 罗晓静;;解构姿态中“少数-反抗”的突围和逃逸——晚清小说《孽海花》新论[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3 刘德隆;;近代小说研究的新思路——《中国近代四大小说杂志研究》读后[A];中国近代文学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翻译文学与中国文学近代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刘良明;吕建红;;译介欧美西籍派小说理论批评的历史评价[A];山东近代文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徐应元;;《水浒传》与晚清小说理论批评[A];水浒争鸣(第二辑)[C];1983年

6 刘德隆;;“出房”·“堂备”·寅半生——对晚清一位小说理论研究者的考察与探讨[A];山东近代文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刘德隆;;近代小说研究的新思路——《中国近代四大小说杂志研究》读后[A];山东近代文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刘德隆;;“出房”·“堂备”·寅半生——对晚清一位小说理论研究者的考察与探讨[A];中国近代文学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翻译文学与中国文学近代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王兰;;中国近现代文学中的跨国恋叙事解读[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10 谭光辉;;从启蒙到撒娇——20世纪以来底层小说的文化症候分析[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8.6)[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涵;近年来关于中国文学现代性转型研究述评[N];文艺报;2006年

2 李杨;解读经典的方式[N];中华读书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任晶晶 刘秀娟;把吉祥、欢乐与和谐带给七次作代会[N];文艺报;2006年

4 李华龙;林纾其人 其文其画[N];中国文物报;2008年

5 吴家荣;功及千秋泽被后学[N];中华读书报;2004年

6 特约记者 丁丽洁;重建当代诗歌的汉风之美[N];文学报;2006年

7 晏伟;中国近代文学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举行[N];文艺报;2006年

8 吴小如;近代文学史不可或缺的部分[N];光明日报;2000年

9 张梦阳;“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10 孟庆德(作家);摘句《九尾龟》[N];中国邮政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国明;晚清小说与近代商业社会[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2 刘颖慧;晚清小说广告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永文;晚清报刊小说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4 阚文文;晚清报刊翻译小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王同舟;渊源·风会·正变[D];武汉大学;2005年

6 董智颖;晚清通俗小说单行本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王鑫;晚清标“新”小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亚娟;从介入到关怀:晚清小说政治功用性的演变(1902-1911)[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吕敏宏;手中放飞的风筝[D];南开大学;2010年

10 韩伟表;中国近代小说研究史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学谦;论晚清小说中的政法观念[D];苏州大学;2010年

2 郅莹;晚清小说的现代性特征[D];西北大学;2003年

3 张杰;福尔摩斯走进中国—多元系统视角下的晚清侦探小说翻译[D];江苏大学;2010年

4 李宁;规范与影响—中国近代小说翻译与创作的互动分析(1898-1919)[D];新疆大学;2004年

5 马亚莉;描写翻译学视角的晚清小说翻译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6 张鲲;晚清“未来小说”中的现代意识[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伍雪梅;论晚清小说理论的现代性[D];重庆师范大学;2005年

8 张禹;末世烟花——从两部晚清小说《海上花列传》、《孽海花》看部分古典叙事传统的现代置换[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9 李双娟;论多元系统理论观照下的清末民初小说翻译[D];河南大学;2008年

10 邱景源;晚清外国小说接受中的“误读”现象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9278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9278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c0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