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表“边”的“厢、壁”地域考

发布时间:2017-10-01 23:15

  本文关键词:表“边”的“厢、壁”地域考


  更多相关文章: 历史文献 地域 考证


【摘要】:前修时彦对表"边"的"厢、壁"的地域性多有阐述,但结论未达一致。文章通过考察历史文献中"厢""壁"的使用情况,并结合活方言用例,考证"厢"在宋金以前为北方方言词,元明清时期转为通语词,现代汉语阶段只保留在南方方言中;"壁"的使用时间相对较短,始见于唐,终消于清,且南北方文献均有用例,当为通语词。
【作者单位】: 河南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关键词】 历史文献 地域 考证
【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编号:2012CYY02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编号:13YJC740134) 河南理工大学博士基金资助项目(编号:B2011-091)
【分类号】:H17;K928.6
【正文快照】: o引言“厢”“壁”和“边”在使用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如用在方位词后虚化为词缀广一壁”“一壁厢”像“一边”一样用如副词,表示同时行动。香阪顺一(1997?55)认为“厢、壁”带有南方地域色彩:“这厢”“那厢”近世时期经常使用,有时作“?壁厢”。“厢”被说成是“指地之辞”,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杜正乾;敦煌文献中的“壁”字刍议[J];敦煌研究;2004年02期

2 张海媚;;认知隐喻在现代汉语方位后缀语法化过程中的层级作用[J];江西社会科学;2013年05期

3 袁宾;;《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的成书时代与方言基础[J];中国语文;2000年06期

4 袁宾;;唐宋“煞”字考[J];中国语文;2003年02期

5 汪维辉;;六世纪汉语词汇的南北差异——以《齐民要术》与《周氏冥通记》为例[J];中国语文;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褚半农;;亦谈《醒梦骈言》与吴方言——兼论蒲松龄不可能是该书作者[J];蒲松龄研究;2010年03期

2 王琴;阜阳方言语法现象举要[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 徐时仪;;汉语惯用语“掉枪花”与“混腔水”考探[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4 吕卓雅;;谈山东省临清县方言中的程度副词“gang”(杠)和“reng”(y=)[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1期

5 张德新;;安康方言的南北融合现象——汉语语音演变的方言证据[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6期

6 张德新;;陕西汉阴蒲溪方言音系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7 刘哲;;反义复合词“死活”的语法化[J];安康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8 傅书灵;;《歧路灯》中的动态助词“的”[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9 陈慧娟;;河南安阳方言中的语气词“不咋”[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10 邱斌;;Nn类“差点儿没”的固化[J];北方论丛;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应学凤;;右文说与语音象似性[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周敏莉;;新邵湘语的语气助词“去哩”[A];江西省语言学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红梅;韩国语范围表达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董正存;汉语全称量限表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刘晓静;东汉核心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龚娜;湘方言程度范畴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伟峰;香火接续:传统社会的招赘婚姻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冀芳;济宁方言义位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宋桔;《语言自迩集》的文献和语法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8 李顺美;《老乞大》《朴通事》常用词汇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9 武春野;“北京官话”与书面语的近代转变[D];复旦大学;2011年

10 栗学英;中古汉语副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肖娜;《汉语大词典》瑕疵补正[D];湘潭大学;2010年

2 刘静;山西大同方言的实词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3 谢静;隆安丁当平话副词系统[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4 仝欣;中古阳声韵字在现代汉语方言中的演变初探[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周美庄;《全宋文》江浙文人用楙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6 王秋玲;《元刊杂剧三十种》被动式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罗业永;刍议《山歌》中的明清吴语副词[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杨艳华;《型世言》范围副词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9 盛益民;绍兴柯桥话指示词研究[D];南开大学;2011年

10 黄慧玲;闽南语“低量级程度副词+形容重叠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杨艳;汉语中的时间隐喻[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2 匡腊英;;汉语言中时间的空间隐喻——论空间范畴概念对汉语时间表述的影响[J];湖南社会科学;2011年06期

3 蔡龙权;隐喻化作为一词多义的理据[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4 李瑛;文旭;;从“头”认知——转喻、隐喻与一词多义现象研究[J];外语教学;2006年03期

5 沈家煊;“语法化”研究综观[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年04期

6 蓝纯;从认知角度看汉语的空间隐喻[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年04期

7 胡壮麟;语法化研究的若干问题[J];现代外语;2003年01期

8 徐丹;;从认知角度看汉语的两对空间词[J];中国语文;2008年06期

9 魏兆惠;郑东珍;;论古汉语词缀“头”[J];语言研究;2007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昌蛟;建始官店方言本字考[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2 谢奇勇;;湘南新田南乡土话本字考[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3 李爱国;;湖北嘉鱼方言本字考证[J];咸宁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4 杨荫冲;;《古今韵会》作者黄公绍生平考略[J];中国典籍与文化;2009年02期

5 张固也;;梁代名物辞典《兼名苑》略考[J];辞书研究;2010年03期

6 杨全红;唐f ;;“几何”一词的来龙去脉[J];上海翻译;2011年03期

7 潘志明;《诗经》翻译中的考证行为和阅读行为[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8 包诗林;;于省吾《诸子新证》的训诂内容[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6年01期

9 陈俐;;南通方言本字考[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10 赵爱学;;■、亘及所从诸字考[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新青;;回鹘语t,

本文编号:9562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9562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9b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