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现代司法理念的架构
发布时间:2025-07-02 02:44
我国法院改革从1999年开始经过一次为期五年的浪潮后,学界和司法界均认识到今后改革应首先在司法理念上提升。设计我国现代司法理念的架构具有现实意义。司法为民的提出,引起争论,其与现代司法理念是否格格不入,它应该在我国现代司法理念架构中居于什么样的地位?是本文研究的一个重点,旨在引出对整个理念架构的设计。作者以历史的、哲学的、逻辑的、比较的方法,研究了有关著述和我国司法现状,对司法理念发展和中华法律文化传统进行了宏观的梳理与思考。 本文认为,司法理念是司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直接作用于司法实践。现代司法理念的发蒙主要来源于两个途径:一是近代欧洲人文主义思想催生的个性解放运动;二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的权力制衡,并随着西方国家的现代化不断成熟,当前在全球化背景下呈现趋同化。“中立”“平等”“透明”“公正”“高效”“独立”“文明”成为普遍公认的现代司法理念内容。中华法律文化传统所生成的司法理念,对构建我国现代司法理念,具有特殊价值,占有相当重要地位。确立中国的现代司法理念,应以现代司法理念为借鉴、辅助,实现中国法律文化传统的现代化价值体系转化。司法为民是现代司法理念在我国的新发展...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第1章 引言
第2章 现代司法理念的梳理
2.1 司法理念的概念
2.2 现代司法理念的源起
2.2.1 近代人文主义思想催生现代司法理念
2.2.2 权力制衡是建立现代司法观念的关键路径
2.3 现代司法理念的全球趋同化
2.4 现代司法理念的基本构成
2.4.1 司法中立
2.4.2 司法平等
2.4.3 司法透明
2.4.4 司法公正
2.4.5 司法高效
2.4.6 司法独立
2.4.7 司法文明
第3章 中华法律文化传统的司法理念
3.1 中华法律文化传统的哲学基础和基本特征
3.2 中华传统司法理念的现代价值
3.2.1 民本主义
3.2.2 注重道德教化,重视犯罪预防
3.2.3 贤人政治
3.2.4 重义轻利
第4章 司法为民理念定位
4.1 司法为民的概念
4.2 司法为民的基础
4.2.1 司法为民的宪法基础
4.2.2 司法为民的理论基础
4.2.3 司法为民的历史基础
4.2.4 司法为民的现实基础
4.3 司法为民的内涵
4.3.1 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的新要求
4.3.2 “公正与效率”的新导向
4.3.3 检验“两个效果”的新尺度
4.3.4 解决民众反映强烈问题的新实践
第5章 司法为民与我国现代司法理念的架构
5.1 司法为民与现代司法理念的关系
5.1.1 司法为民与司法公正
5.1.2 司法为民与司法效率
5.1.3 司法为民与审判独立(司法中立)
5.1.4 司法为民与司法民主
5.1.5 司法为民与司法文明
5.2 我国现代司法理念的架构
5.2.1 架构的原则和需注意的问题
5.2.2 司法为民统领的我国现代司法理念的架构
第6章 司法为民理念推进法院改革完善的三点意见
6.1 保持司法开放状态
6.1.1 避免法律帝国的专制
6.1.2 保证民众的司法参与
6.1.3 保障当事人充分参与司法进程
6.1.4 关注司法的社会效果
6.2 尊重与保障人权
6.2.1 平等保护公民
6.2.2 强调对弱势群体的保护
6.2.3 尊重与保障当事人人权
6.3 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个人简历
本文编号:4055101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第1章 引言
第2章 现代司法理念的梳理
2.1 司法理念的概念
2.2 现代司法理念的源起
2.2.1 近代人文主义思想催生现代司法理念
2.2.2 权力制衡是建立现代司法观念的关键路径
2.3 现代司法理念的全球趋同化
2.4 现代司法理念的基本构成
2.4.1 司法中立
2.4.2 司法平等
2.4.3 司法透明
2.4.4 司法公正
2.4.5 司法高效
2.4.6 司法独立
2.4.7 司法文明
第3章 中华法律文化传统的司法理念
3.1 中华法律文化传统的哲学基础和基本特征
3.2 中华传统司法理念的现代价值
3.2.1 民本主义
3.2.2 注重道德教化,重视犯罪预防
3.2.3 贤人政治
3.2.4 重义轻利
第4章 司法为民理念定位
4.1 司法为民的概念
4.2 司法为民的基础
4.2.1 司法为民的宪法基础
4.2.2 司法为民的理论基础
4.2.3 司法为民的历史基础
4.2.4 司法为民的现实基础
4.3 司法为民的内涵
4.3.1 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的新要求
4.3.2 “公正与效率”的新导向
4.3.3 检验“两个效果”的新尺度
4.3.4 解决民众反映强烈问题的新实践
第5章 司法为民与我国现代司法理念的架构
5.1 司法为民与现代司法理念的关系
5.1.1 司法为民与司法公正
5.1.2 司法为民与司法效率
5.1.3 司法为民与审判独立(司法中立)
5.1.4 司法为民与司法民主
5.1.5 司法为民与司法文明
5.2 我国现代司法理念的架构
5.2.1 架构的原则和需注意的问题
5.2.2 司法为民统领的我国现代司法理念的架构
第6章 司法为民理念推进法院改革完善的三点意见
6.1 保持司法开放状态
6.1.1 避免法律帝国的专制
6.1.2 保证民众的司法参与
6.1.3 保障当事人充分参与司法进程
6.1.4 关注司法的社会效果
6.2 尊重与保障人权
6.2.1 平等保护公民
6.2.2 强调对弱势群体的保护
6.2.3 尊重与保障当事人人权
6.3 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个人简历
本文编号:40551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4055101.html
上一篇:媒体监督下的司法何以独立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