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卫限度的司法异化:现实动因及其抑制路径
发布时间:2025-05-12 21:39
实证研究表明,关于正当防卫的限度,当下的司法实操与立法本旨各行其是。正当防卫限度的司法异化已成事实。造成这种现象的现实动因错综复杂,大致可以归结为微观层面"失焦"的媒体报道、驳杂的公众评价性认知与专业槽的冲突,中观层面"变了味"的绩效考核,宏观层面对"法律治理化"的期许。在立足中观层面探索抑制防卫限度实践异化的路径时,重在对正当防卫领域案件的上诉率、抗诉率、信访率、改判率等指标做细致的技术性处理,在遵循"行为责任原理"的同时防范考核指标失控的风险。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防卫限度实践异化的现实动因
(一)“失焦”的媒体报道、驳杂的公众评价性认知与专业槽的冲突
(二)“变了味”的绩效考核
1.绩效考核渗透审判监督
2.绩效考核异化审级制度
3.绩效考核成为激愤的“被害人”家属反制法官的“利器”
(三)“法律治理化”的期许
三、防卫限度实践异化的抑制路径
(一)基本立场
(二)制度设计
1.运作标准
2.配套措施
四、结语
本文编号:4045261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防卫限度实践异化的现实动因
(一)“失焦”的媒体报道、驳杂的公众评价性认知与专业槽的冲突
(二)“变了味”的绩效考核
1.绩效考核渗透审判监督
2.绩效考核异化审级制度
3.绩效考核成为激愤的“被害人”家属反制法官的“利器”
(三)“法律治理化”的期许
三、防卫限度实践异化的抑制路径
(一)基本立场
(二)制度设计
1.运作标准
2.配套措施
四、结语
本文编号:40452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4045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