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儿童青少年品格教育
发布时间:2025-04-23 04:25
品格的理论和应用实践研究近年来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品格包括了习惯、特质和美德三种相互依赖又彼此交叠的概念。作为一个多维度的动力发展系统,在个体与环境相互影响下,积极品格可以得到充分的培养和塑造。积极品格不仅能够促进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减少问题行为,提升幸福感,对学业成绩的提升亦有助益。但是对于品格的结构模型及其衍生出的具体测量模型,不同学者仍存在一定的争议。西方国家基于研究基础开展了一系列的品格教育项目,试图通过营造学校环境氛围、提供针对性的培训实现促进学生积极发展的目标。在未来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中,应重视中国文化下儿童青少年品格的内涵、结构的建构,并在完善测量工具的基础上开展品格发展轨迹、影响因素及其功能的追踪研究。在实践中则需逐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小学品格教育教学体系,尤其要重视针对处境不利儿童群体开展的品格教育。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品格的内涵
二、品格的结构
(一) 基于“优势”的品格结构
(二) 基于“人与环境互动”的品格结构
三、品格与儿童青少年发展
(一) 品格与学业成绩
(二) 品格与心理健康
(三) 品格与外化问题行为
四、儿童青少年品格教育及教育实践
(一) 西方代表性的品格教育项目
(二) 我国的品格教育
五、未来展望
(一) 建构中国文化下儿童青少年品格的内涵、结构与测量工具
(二) 开展儿童青少年品格发展轨迹、影响因素及其功能的长期追踪研究
(三) 建立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大中小学品格教育教学体系
(四) 重视开展处境不利儿童群体的品格教育
本文编号:4041215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品格的内涵
二、品格的结构
(一) 基于“优势”的品格结构
(二) 基于“人与环境互动”的品格结构
三、品格与儿童青少年发展
(一) 品格与学业成绩
(二) 品格与心理健康
(三) 品格与外化问题行为
四、儿童青少年品格教育及教育实践
(一) 西方代表性的品格教育项目
(二) 我国的品格教育
五、未来展望
(一) 建构中国文化下儿童青少年品格的内涵、结构与测量工具
(二) 开展儿童青少年品格发展轨迹、影响因素及其功能的长期追踪研究
(三) 建立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大中小学品格教育教学体系
(四) 重视开展处境不利儿童群体的品格教育
本文编号:40412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4041215.html
上一篇:所有权对儿童学习效果的影响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