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论德勒兹的文学机器与主体性问题

发布时间:2025-05-13 04:52
  文学机器这一概念揭示出了德勒兹哲学中关于文学的讨论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本文试图以主体性问题为线索,通过对德勒兹一系列关涉到文学机器概念的文本的分析,对这一概念的产生和流变及其所激发的与主体性问题的联结进行梳理,并以此构建起一个更为融贯的针对文学机器这一概念乃至更一般的德勒兹对哲学与文学之关系的讨论的诠释框架。通过考察德勒兹对传统的主体性概念的批判和反思,本文的前半部分对集中讨论文学机器概念的两个关键文本进行了重新解读,在这一线索下,两者构成了文学机器这一概念互补但又各有侧重的理论面向。在后半部分,通过从机器向配置乃至更一般的生命概念的转变,本文试图说明对文学机器的讨论最终汇聚到了德勒兹的内在性哲学这一根本的脉络中,在这一语境下,文学机器揭示了德勒兹以内在性生命为代表的主体性理论的创造力与可能面对的理论挑战。具体来说,通过将德勒兹关于文学机器的讨论置于以《差异与重复》为核心文本的德勒兹前期哲学中,本文试图以《普鲁斯特与符号》这一文本为基础从感性能力与艺术作品鉴赏的角度探索文学机器与主体性问题的美学维度的关联,并通过德勒兹发展的幼生主体这一概念重新思考与《普鲁斯特与符号》中的文学机器相关的主体...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普鲁斯特与符号》中的文学机器、美学与幼生主体
    第一节 《普鲁斯特与符号》中的符号阐释
    第二节 《普鲁斯特与符号》中的文学机器
    第三节 时间综合、幼生主体与美学问题
第三章 《卡夫卡》中的文学机器与内在性伦理学
    第一节 结构、机器与欲望
        一、加塔利的《机器与结构》对于机器概念的奠基
        二、《反俄狄浦斯》、游牧主体及其伦理学维度
    第二节 卡夫卡式文学机器与伦理学
第四章 机器、配置与生命
    第一节 机器与配置
    第二节 文学与生命——《批评与临床》计划
    第三节 对于文学机器与主体性问题的批判与反思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40457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4045774.html

上一篇:孔子“君子”论的现代价值与限度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1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