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思想中的“理性”概念 ——兼论其对儒家道德哲学基础的构建
发布时间:2025-05-20 02:37
梁漱溟先生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思想家,并也被学界普遍认为是现代新儒家的开山鼻祖。梁氏一生关注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并始终秉持“独立思考,表里如一”的态度治学,在学术旨归上,经过几次转变,最终折入儒家,并在生活中践行理想。在梁漱溟思想的最终成型的过程中,心理学思想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后期思想中最重要的“理性”思想也是在心理学的基础上产生的。“理性”源于梁漱溟对人类心理发展过程的认识,即以“理性”为人类认识发展的最终朝向。同时在梁氏看来,“理性”又是儒家道德哲学的精髓,具有基础性的作用。梁漱溟据此区别西方的“理智”文化和中国儒家道德哲学的“理性”文化,并以此来衔接儒家道德哲学与现代科学,积极为儒家道德哲学在现代语境中寻求合法性地位。此外,“理性”思想也是梁漱溟对于早期“文化三路向”说的一个补充和完善。早期的“文化三路向”说是对儒家道德哲学的一个创造性定位,但其中体现出的主观性也被许多学者所批判。梁漱溟也意识到“文化三路向”说中的不足,因此一方面不断地去寻求现代科学知识的支持,另一方面不断进行实践活动,试图进一步完善“文化三路向”况。最终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梁漱溟确立“理性”思想,实现对儒家道德...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导论
(一) 研究综述
(二) 本文结构及论述重点
二、“理性”概念的提出及其演化
(一) 理性的提出
(二) 理性:儒家道德哲学基础的重建
三、理性与理智
(一) 理智与本能
(二) 理性与理智
四、理性与情理
(一) 人/物关系与物理
(二) 人/人关系与情理
五、理性与社会实践的自觉
(一) 理性作为道德、伦理的基础
(二) 互以对方为重
六、余论:“理性”与良知本体
(一) 牟宗三的“良知坎陷”说
(二) 理性与良知
结论:总结与评价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4046715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导论
(一) 研究综述
(二) 本文结构及论述重点
二、“理性”概念的提出及其演化
(一) 理性的提出
(二) 理性:儒家道德哲学基础的重建
三、理性与理智
(一) 理智与本能
(二) 理性与理智
四、理性与情理
(一) 人/物关系与物理
(二) 人/人关系与情理
五、理性与社会实践的自觉
(一) 理性作为道德、伦理的基础
(二) 互以对方为重
六、余论:“理性”与良知本体
(一) 牟宗三的“良知坎陷”说
(二) 理性与良知
结论:总结与评价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40467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4046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