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性体育游戏对7-10岁儿童合作能力影响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25-05-08 00:50
合作性体育游戏是体育游戏的一种特殊形态,与竞争性体育游戏不同,它要求儿童在游戏中互助合作而非纯粹的对抗竞争,以获取共同目标取得游戏胜利。现今我国独生子女数量不断增多,有研究发现,受到家庭教育方式等因素影响,提出儿童严重缺乏合作意识。近几年心理学和教育学相关领域专家,通过游戏观察并探讨儿童合作的发展,合作能力的培养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体育又是培养合作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在儿童阶段最常参与的运动形式是体育游戏。这种强调集体合作的体育游戏形式,正好符合当今对儿童合作能力培养的要求。基于此,本研究以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商务中心CBD实验小学7-10岁儿童为实验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等方法,选编翻牌游戏,通过观察儿童在游戏过程中的行为表现,研究分析儿童合作行为特征。进一步采用特定的指导,观察指导后儿童游戏行为变化,将指导前后效果比较分析,得出以下结果。研究结果如下:一、通过行为观察表与录像分析,四个年级儿童对合作都有基础的了解,水平二阶段儿童呈现出的合作能力要好于水平一阶段;二、在干预情境下得出,各年级儿童对合作有了更深的认识,从沟通交流、组织管理以及时间都有所提升;三、水平一阶段儿童要多采用实践...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依据
第二节 研究目的
第三节 研究意义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文献综述及问题提出
一、游戏的概念界定
二、合作性游戏的相关理论
三、合作的概念界定
四、合作能力的概念界定
第二节 儿童特征分析
一、儿童合作行为的形成与特征
二、儿童身心发展特征
三、学龄期儿童游戏特征
四、影响合作行为的因素
五、培养儿童合作能力研究
六、参与体育游戏对儿童的影响
第三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第一节 研究对象
一、研究对象
二、实验对象
第二节 研究内容
一、不同年级儿童在合作性体育游戏中合作行为特征研究
二、不同年级儿童合作行为的干预策略使用研究
三、干预前后不同年级儿童参与合作性体育游戏行为特征比较研究
四、合作性体育游戏能够促进7-10岁儿童合作能力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专家访谈法
三、问卷调查法
四、观察法
五、数据统计法
六、逻辑分析法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第一节 四个年级儿童参与合作性体育游戏行为表现特征分析
一、一年级儿童参与合作型体育游戏的行为表现特征
二、二年级儿童参与合作性体育游戏的行为表现特征
三、三年级儿童参与合作性体育游戏的行为表现特征
四、四年级儿童参与合作性体育游戏的行为表现特征
第二节 干预后四个年级行为表现特征分析
一、干预后一年级儿童参与合作性体育游戏的行为表现特征
二、干预后二年级儿童参与合作性体育游戏的行为特征表现
三、干预后三年级儿童参与合作性体育游戏的行为表现特征
四、干预后四年级儿童参与合作性体育游戏的行为表现特征
第三节 干预前后四个年级参与合作性游戏行为特征比较差异
一、一年级与二年级儿童参与合作性体育游戏干预前后行为表现比较分析
二、三年级与四年级儿童参与合作性体育游戏干预前后行为表现比较分析
第四节 不同年级使用干预方式的策略比较
第五节 合作性体育游戏能够培养7-10岁儿童合作能力
笫五章 结论
第一节 结论
一、四个年级儿童参与合作性体育游戏行为表现特征
二、干预后四个年级儿童参与合作性体育游戏行为表现特征
三、干预前后四个年级儿童参与合作性体育游戏行为特征比较研究
四、不同年级儿童使用干预策略比较
五、合作性体育游戏能够培养7-10岁儿童合作能力
第二节 研究意义与创新
一、研究意义
二、本课题的创新
三、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本文编号:4044061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依据
第二节 研究目的
第三节 研究意义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文献综述及问题提出
一、游戏的概念界定
二、合作性游戏的相关理论
三、合作的概念界定
四、合作能力的概念界定
第二节 儿童特征分析
一、儿童合作行为的形成与特征
二、儿童身心发展特征
三、学龄期儿童游戏特征
四、影响合作行为的因素
五、培养儿童合作能力研究
六、参与体育游戏对儿童的影响
第三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第一节 研究对象
一、研究对象
二、实验对象
第二节 研究内容
一、不同年级儿童在合作性体育游戏中合作行为特征研究
二、不同年级儿童合作行为的干预策略使用研究
三、干预前后不同年级儿童参与合作性体育游戏行为特征比较研究
四、合作性体育游戏能够促进7-10岁儿童合作能力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专家访谈法
三、问卷调查法
四、观察法
五、数据统计法
六、逻辑分析法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第一节 四个年级儿童参与合作性体育游戏行为表现特征分析
一、一年级儿童参与合作型体育游戏的行为表现特征
二、二年级儿童参与合作性体育游戏的行为表现特征
三、三年级儿童参与合作性体育游戏的行为表现特征
四、四年级儿童参与合作性体育游戏的行为表现特征
第二节 干预后四个年级行为表现特征分析
一、干预后一年级儿童参与合作性体育游戏的行为表现特征
二、干预后二年级儿童参与合作性体育游戏的行为特征表现
三、干预后三年级儿童参与合作性体育游戏的行为表现特征
四、干预后四年级儿童参与合作性体育游戏的行为表现特征
第三节 干预前后四个年级参与合作性游戏行为特征比较差异
一、一年级与二年级儿童参与合作性体育游戏干预前后行为表现比较分析
二、三年级与四年级儿童参与合作性体育游戏干预前后行为表现比较分析
第四节 不同年级使用干预方式的策略比较
第五节 合作性体育游戏能够培养7-10岁儿童合作能力
笫五章 结论
第一节 结论
一、四个年级儿童参与合作性体育游戏行为表现特征
二、干预后四个年级儿童参与合作性体育游戏行为表现特征
三、干预前后四个年级儿童参与合作性体育游戏行为特征比较研究
四、不同年级儿童使用干预策略比较
五、合作性体育游戏能够培养7-10岁儿童合作能力
第二节 研究意义与创新
一、研究意义
二、本课题的创新
三、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本文编号:40440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4044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