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宏观经济论文 >

考虑过度自信行为的物流金融激励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5-08-12 21:26
  随着第三方物流的兴起,物流金融服务在我国迅猛发展。银行依托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信息资源和专业服务,协力为中小企业进行贷款融资服务。其打破了传统的纯信用贷款模式,拓宽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因此改善了融资难的困境,更加有利于供应链的健康发展。与此同时,物流金融服务也为银行和物流企业找到了新的利润增长点。这种多方共赢的局面也促使了物流金融的顺利开展。然而,在物流金融还处于发展初期的当下,银行等金融机构和物流企业之间存在着典型的委托代理问题即道德风险问题还有待解决;同时也忽视了代理人存在过度自信行为的问题。尤其目前学术界对存在的委托代理问题的研究依旧较少且不全面。因此,本文在此背景下,运用了委托代理理论、激励机制理论和过度自信理论,对银行和不同状态下的物流企业之间的激励机制设计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证的研究。其主要内容如下:首先,本文以融通仓的委托模式为基础,分析了物流企业在物流金融中存在的道德风险以及产生的主要原因。先从物流企业完全理性下考虑,根据道德风险的主要成因即利润冲突问题进行报酬激励机制的设计。通过模型的构建求得最优报酬激励系数,有效防范物流企业因为利润分配不公而产生道德风险;其次,为了进一...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2.2第三方物流企业道德风险成因及具体表现息贷时

图2.2第三方物流企业道德风险成因及具体表现息贷时

考虑过度自信行为的物流金融激励机制研究银行/金融机构第三方物流企业委托代理关系质押物利益冲突、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


图2.3银行对物流企业的激励机理分析

图2.3银行对物流企业的激励机理分析

考虑过度自信行为的物流金融激励机制研究182.3物流金融激励机理分析基于前文的详细分析,物流金融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存在着道德风险会对银行造成潜在的巨大隐患,并且不利于物流金融的顺利开展,这是银行万万不能忽视的。因为银行倘若不能给予正向的激励或者监督,那物流企业的道德风险所引致的损失....


图3.1激励系数对银行预期收益的影响

图3.1激励系数对银行预期收益的影响

考虑过度自信行为的物流金融激励机制研究30图3.1激励系数对银行预期收益的影响从上图3.1可知,银行的预期收益随着银行给物流企业的收益激励系数的增加而呈先增后减的趋势。这是因为当银行给物流企业的激励系数较低时,出现了物流企业因为收益分配不公而不愿意努力工作的道德风险发生致使得银行....


图3.2质押率对银行预期收益的影响

图3.2质押率对银行预期收益的影响

考虑过度自信行为的物流金融激励机制研究30图3.1激励系数对银行预期收益的影响从上图3.1可知,银行的预期收益随着银行给物流企业的收益激励系数的增加而呈先增后减的趋势。这是因为当银行给物流企业的激励系数较低时,出现了物流企业因为收益分配不公而不愿意努力工作的道德风险发生致使得银行....



本文编号:40591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40591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2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