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家庭农场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研究 ——以礼泉县调查数据为例

发布时间:2025-06-10 02:51
  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一,家庭农场是农村经济增长的动力,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方向。与传统小农经济不同,在规模化生产经营新模式下,贷款需求表现出新特征。由于家庭农场全面继承了传统农业的“弱质基因”,在没有相应贷款风险补偿机制情况下,使金融机构承担较大信贷风险,抑制了对其发展的支持动力。因此,面对信贷投放劲头不足的局面,如何构建政府引导,社会各方参与的家庭农场贷款风险补偿机制,是本文所探讨的主要问题。它对改善农业投融资环境,缓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梳理和借鉴国内外关于农村信贷风险防范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以外部经济、农村金融、信贷配给等理论为指导,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家庭农场贷款风险补偿现状及存在问题;并结合陕西礼泉县的调研资料,分析了陕西家庭农场贷款获得及偿还情况;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评估了影响家庭农场贷款信用风险的因素,对其信用水平作了分析评价;设计构建了政府直接补偿和间接补偿相结合的家庭农场贷款风险补偿机制;最后从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和加强农村金融环境建设两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本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1)影响家庭农场贷款信用...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1.3.1 国外研究动态
        1.3.2 国内研究动态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家庭农场的概念
        2.1.2 家庭农场的特征
        2.1.3 家庭农场贷款风险
    2.2 相关理论
        2.2.1 外部经济理论
        2.2.2 农村金融理论
        2.2.3 信贷配给理论
        2.2.4 贷款风险补偿理论
第三章 家庭农场信贷风险补偿现状和存在问题
    3.1 家庭农场信贷面临的风险分析
        3.1.1 法律风险
        3.1.2 操作风险
        3.1.3 管理风险
        3.1.4 信用风险
    3.2 家庭农场信贷风险的影响因素分析
        3.2.1 农业风险及贷款制度
        3.2.2 农场主素质
        3.2.3 家庭经济实力
        3.2.4 政府支持政策
    3.3 家庭农场信贷风险补偿实施状况
        3.3.1 贷款贴息
        3.3.2 保费补贴
        3.3.3 风险补偿金制度
    3.4 家庭农场信贷风险补偿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3.4.1 资金来源有限
        3.4.2 补偿模式单一
        3.4.3 担保资源不足
        3.4.4 贷款风险补偿缺乏统一明确的制度
        3.4.5 农业保险发展较慢
第四章 家庭农场贷款获得及偿还的调查样本描述性分析
    4.1 陕西家庭农场发展概况
        4.1.1 家庭农场覆盖面扩大
        4.1.2 经营规模逐渐增大
        4.1.3 经营收入持续增长
    4.2 数据来源
    4.3 调查样本基本情况
        4.3.1 农场主特征
        4.3.2 家庭经营类型及时间
        4.3.3 家庭经营收入水平
    4.4 调查样本的贷款获得及偿还描述性分析
        4.4.1 家庭农场贷款获得情况
        4.4.2 家庭农场贷款偿还情况
    4.5 样本的政策支持情况
第五章 基于FAHP的家庭农场贷款信用风险评估
    5.1 评价方法与思路
    5.2 具体步骤
        5.2.1 德尔菲法
        5.2.2 层次分析法
        5.2.3 模糊综合评价法
    5.3 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5.3.1 层次单排序
        5.3.2 层次综合排序
    5.4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家庭农场贷款信用水平分析
        5.4.1 评语集确定
        5.4.2 隶属矩阵的建立
        5.4.3 礼泉家庭农场贷款信用水平的实证分析
第六章 家庭农场贷款风险补偿机制设计
    6.1 家庭农场贷款风险补偿机制设计的思路和目标
    6.2 家庭农场贷款风险补偿机制设计的原则
        6.2.1 政府引导原则
        6.2.2 农业经营主体原则
        6.2.3 市场参与原则
    6.3 家庭农场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的框架内容
        6.3.1 总体框架
        6.3.2 各主体定位
    6.4 家庭农场贷款风险补偿的方式
    6.5 家庭农场贷款风险补偿的运作机制
        6.5.1 政府直接补偿的运作机制
        6.5.2 政府间接补偿的运作机制
第七章 完善家庭农场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对策建议
    7.1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7.1.1 转变支农方式,提高农业抵御风险能力
        7.1.2 强化对农村金融业务的支持,增加信贷投入
        7.1.3 加强财政引导,鼓励多方力量参与
        7.1.4 完善制度建设,规范分担补偿机制
    7.2 加强农村金融环境建设
        7.2.1 健全农业保险体系
        7.2.2 完善农村信用担保体系
        7.2.3 优化农村信用环境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本文编号:40502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40502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3f5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