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地确权对农户耕地流转意愿影响的实证研究 ——以广西三县为例
发布时间:2025-06-21 00:00
城镇化的发展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外出转移,导致土地闲置撂荒现象。土地确权是推进土地流转、保护农户土地财产权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现实需求,也是改善“三农”问题的明智之举。“中央一号文件”在2013年也明确而提出要在五年之内基本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颁证工作,之后,土地的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茶的开展起来。本文在确权背景之下,以确权实践与确权认知为切入点,深入广西西南边陲三县,运用定量与定性的方法来探讨土地确权与农户流转意愿之间的关系以及内在机理。研究的相关结论如下:基于对三县农户的实证分析,农地是否确权将会阻碍农户的农地流转意愿,且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发现确权不确地方式、确权实践效果、农户对于确权的态度和政策了解度这些因素对农户的流转意愿有推动作用,但并不显著。而确权纠纷、产权意识强度和土地私有化态度将会阻碍农户流转的意愿,通过了统计学上的显著性检验。土地产权对农户的意义被高估。究其原因,在于农村土地本身的有限价值、农村土地产权的社会环境和国家法治环境都限制了产权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事实上,农户农地流转意愿是农户性别、外出务工、流转经历、劳动能力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问题
1.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
1.2.2 国内研究
1.2.3 简要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图
1.5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1.5.1 创新之处
1.5.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农地
2.1.2 农地确权
2.1.3 土地流转
2.1.4 耕地流转意愿
2.2 理论基础
2.3 确权与农户流转意愿关系分析与假设
第三章 农地确权现状与研究设计
3.1 农地确权工作进展概况
3.2 土地流转进展概况
3.3 广西土地确权基本任务与程序
3.4 研究区域概况
3.5 数据与研究设计
3.5.1 数据来源
3.5.2 样本个体描述
3.5.3 土地确权相关问题描述性分析
3.6 变量说明
第四章 模型构建与结果分析
4.1 模型构建
4.2 模型回归展示
4.3 模型的结果与分析
4.3.1 控制变量与农户的农地流转意愿
4.3.2 确权实践与农户农地的流转意愿
4.3.3 确权认知与农户农地的流转意愿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5.2.1 西方产权理论是否适应中国农村土地产权改革
5.2.2 何以不能?——土地确权政策执行失灵
5.2.3 产权强度与农户流转意愿
5.2.4 基层政府土地确权政策执行偏差的思考
5.3 不足之处
第六章 政策建议
6.1 加大确权政策的宣传力度,改善农村土地产权的社会环境
6.2 谨慎推进确权、采取灵活确权方式是当下的发展进路
6.3 建立确权纠纷调解机制,维护农户的土地权利
6.4 提高农户的法律意识,加强农村土地的法治环境建设
6.5 规范农村土地流转,推进土地流转市场发育
6.6 加大对农民的专业教育,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本文编号:4051597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问题
1.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
1.2.2 国内研究
1.2.3 简要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图
1.5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1.5.1 创新之处
1.5.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农地
2.1.2 农地确权
2.1.3 土地流转
2.1.4 耕地流转意愿
2.2 理论基础
2.3 确权与农户流转意愿关系分析与假设
第三章 农地确权现状与研究设计
3.1 农地确权工作进展概况
3.2 土地流转进展概况
3.3 广西土地确权基本任务与程序
3.4 研究区域概况
3.5 数据与研究设计
3.5.1 数据来源
3.5.2 样本个体描述
3.5.3 土地确权相关问题描述性分析
3.6 变量说明
第四章 模型构建与结果分析
4.1 模型构建
4.2 模型回归展示
4.3 模型的结果与分析
4.3.1 控制变量与农户的农地流转意愿
4.3.2 确权实践与农户农地的流转意愿
4.3.3 确权认知与农户农地的流转意愿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5.2.1 西方产权理论是否适应中国农村土地产权改革
5.2.2 何以不能?——土地确权政策执行失灵
5.2.3 产权强度与农户流转意愿
5.2.4 基层政府土地确权政策执行偏差的思考
5.3 不足之处
第六章 政策建议
6.1 加大确权政策的宣传力度,改善农村土地产权的社会环境
6.2 谨慎推进确权、采取灵活确权方式是当下的发展进路
6.3 建立确权纠纷调解机制,维护农户的土地权利
6.4 提高农户的法律意识,加强农村土地的法治环境建设
6.5 规范农村土地流转,推进土地流转市场发育
6.6 加大对农民的专业教育,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本文编号:40515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4051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