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大学素质教育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5-04-01 03:34
大学素质教育是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全面推进的一种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理念,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逐渐深入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同时,大学素质教育在各所大学的具体实施却依然存在不足之处;美国大学教育改革中并未直接使用“素质教育”这一概念,但其改革措施、改革思想及目标等都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并取得了较大成功,因此,借鉴美国大学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的成功经验,有利于进一步促进中国大学素质教育的发展。中美大学素质教育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例如,美国大学素质教育推行过程中,各所大学可以灵活采取措施,积极推进本校大学素质教育的发展,因此美国大学素质教育呈现出各具特色的素质教育模式;中国大学素质教育主要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国家整体推进过程,这样有利于保障素质教育的相关政策、措施能够快速、有效地在各所大学实施并取得实效,相比美国大学素质教育,中国大学在素质教育培养目标、模式、课程体系、课堂教育等方面依然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为了弥补这些差距,更好的推动中国大学素质教育的发展,结合中国实际国情,本文主要利用分析、比较的方法,在学习并梳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于中美两国大学素质教育在培养目标、培...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大学素质教育概述
1.1 素质教育的概念界定
1.2 大学素质教育的概念界定
1.3 实施大学素质教育的意义
第二章 中国大学素质教育分析
2.1 中国大学素质教育的历史演进
2.1.1 大学素质教育观念的提出
2.1.2 大学素质教育的初步发展
2.1.3 大学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
2.2 中国大学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
2.3 中国大学素质教育的模式
2.3.1 通才教育模式
2.3.2 因材施教大学素质教育模式
2.3.3 综合性大学素质教育模式
2.4 中国大学素质教育的课程设置
2.5 中国大学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
第三章 美国大学素质教育分析
3.1 美国大学素质教育发展历程
3.1.1 美国大学素质教育的起源
3.1.2 二战前的美国大学素质教育
3.1.3 二战后的美国大学素质教育
3.2 美国大学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
3.3 美国大学素质教育的基本模式
3.3.1 哥伦比亚模式
3.3.2 芝加哥模式
3.3.3 斯坦福新模式
3.3.4 哈佛模式
3.4 美国大学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设置
3.5 美国大学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
第四章 中美大学素质教育比较与启示
4.1 完善大学素质教育培养目标
4.1.1 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4.1.2 促进培养目标多元化和个性化
4.2 建设中国特色大学素质教育模式
4.2.1 走出“通才等于全才”的认识误区
4.2.2 探寻多样化的素质教育模式
4.2.3 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避免盲目照搬
4.2.4 素质教育模式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
4.3 完善大学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4.3.1 科学设置大学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4.3.2 合理分配课程比例
4.4 改革大学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方法
4.4.1 改革课堂教学方式
4.4.2 加强师生互动
4.4.3 积极推动“三个课堂”建设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本文编号:4038880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大学素质教育概述
1.1 素质教育的概念界定
1.2 大学素质教育的概念界定
1.3 实施大学素质教育的意义
第二章 中国大学素质教育分析
2.1 中国大学素质教育的历史演进
2.1.1 大学素质教育观念的提出
2.1.2 大学素质教育的初步发展
2.1.3 大学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
2.2 中国大学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
2.3 中国大学素质教育的模式
2.3.1 通才教育模式
2.3.2 因材施教大学素质教育模式
2.3.3 综合性大学素质教育模式
2.4 中国大学素质教育的课程设置
2.5 中国大学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
第三章 美国大学素质教育分析
3.1 美国大学素质教育发展历程
3.1.1 美国大学素质教育的起源
3.1.2 二战前的美国大学素质教育
3.1.3 二战后的美国大学素质教育
3.2 美国大学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
3.3 美国大学素质教育的基本模式
3.3.1 哥伦比亚模式
3.3.2 芝加哥模式
3.3.3 斯坦福新模式
3.3.4 哈佛模式
3.4 美国大学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设置
3.5 美国大学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
第四章 中美大学素质教育比较与启示
4.1 完善大学素质教育培养目标
4.1.1 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4.1.2 促进培养目标多元化和个性化
4.2 建设中国特色大学素质教育模式
4.2.1 走出“通才等于全才”的认识误区
4.2.2 探寻多样化的素质教育模式
4.2.3 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避免盲目照搬
4.2.4 素质教育模式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
4.3 完善大学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4.3.1 科学设置大学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4.3.2 合理分配课程比例
4.4 改革大学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方法
4.4.1 改革课堂教学方式
4.4.2 加强师生互动
4.4.3 积极推动“三个课堂”建设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本文编号:40388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4038880.html
上一篇:孙中山民生主义伦理思想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