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规避原论
发布时间:2025-02-06 17:11
法律规避作为一种逃避法律适用的方法,一直以来在多个法律领域均有讨论,但少有将这一现象整体而为的系统化、理论化的研究。学术上,法律规避作为一个法律问题并进而作为理论研究的课题,在法国鲍富莱蒙王妃离婚案发生后才被国际私法学者所广泛注意,并开始研究。在实践中,与法律规避现象相对应的禁止法律规避制度,曾经在法国以及深受法国影响的国家(法语语系、法国前殖民地)作为国际私法的一项基本制度而存在。大陆法系的其他国家,也非常重视法律规避现象,并开展了相应的立法活动。但是随着法国法院取消对外国法院适用法律的审查,标志着禁止法律规避制度的衰落的开始。法律规避的行为特征有三,其一,法律规避的方法是民事性质的,但被规避的却是行政法或行政性的法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十一条就将被规避的法的性质总结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退一步考察被规避的民法,其实也是有关违约赔偿、损害赔偿、侵权、婚姻、劳动关系等具有很强管理性质的法律。由此可知,被规避的法的性质具有行政性。其二,法律规避行为实施前后适用不同的行政性法。法律规避行...
【文章页数】:16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际私法专著和教材
二、法律规避的专门性著作及论文
三、有涉法律规避的历史文献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规范研究法
二、实证研究法
三、历史研究法
四、利益分析法 第一章 法律规避的一般界说
第一节 法律规避的定义
一、法律规避的特征与含义
二、法律规避与国内民法上的相关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第二节 法律规避的现象与本质
一、法律规避的现象例举
二、法律规避的本质探寻
第三节 法律规避的主体与对象
一、实施法律规避的主体
二、法律规避对象的一般类型
三、法律规避的特殊对象
第四节 法律规避的积极后果
一、促进各国法律的趋同
二、促进废止过时的法律
三、促进法律的渐进式发展
四、促进国内法律的统一
五、促进法律向更符合人道的方向靠近
第五节 法律规避的消极后果
一、破坏国家的分类管理体系而产生新的不公平
二、使本应适用的法失去或减损效力 第二章 法律规避的社会基础
第一节 法律规避与社会形态
一、原始社会没有法律规避
二、奴隶社会的建立和瓦解是法律规避的结果
三、封建社会的法律规避创造了资本主义生产条件
四、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规避促进知识经济的发展
第二节 法律规避与经济基础
一、以私有经济为主体的社会法律规避问题
二、公有制经济下也存在法律规避
第三节 法律规避与政治体制
一、专治政体下的法律规避
二、君主政体下的法律规避
三、共和制政体中的法律规避
第四节 法律规避与国家战略
一、国家战略的制定与总结法律规避的经验有关
二、国家不断调整政策禁止与国家战略相悖的法律规避
三、国家战略也有被规避的事实
第五节 法律规避与文化传统
一、中国正统文化鄙视法律规避
二、“官文化”下法律规避盛行
三、西方文化包容法律规避 第三章 国际私法中的法律规避
第一节 国际私法中法律规避的表述与概念
一、关于“法律规避”的表述
二、法律规避的概念
第二节 国际私法中法律规避的对象与特征
一、法律规避的对象
二、法律规避的特征
第三节 冲突规范适用中的法律规避
一、利用识别的法律规避
二、反致也可以被法律规避利用
三、利用先决问题的法律规避
四、利用外国法的查明的法律规避
五、公共秩序保留与法律规避
第四节 禁止法律规避的思想基础与倾向
一、国际私法中的法律规避从民法进入经济法领域
二、经济地位决定法律规避立场 第四章 有关法律规避的国际私法立法实践
第一节 大陆法系国家法律规避的原理
一、成文法适用的条件性决定了能够被规避的特征
二、同一事项有不同的规定是法律规避的条件
第二节 英美法系国家对法律规避的规制
一、普通法(判例法)没有法律的适用条件,无法法律规避
二、普通法国家利用法律规避促进法律统一
第三节 欧盟国家法律规避相关立法的特别实践
一、程序法高度统一消弭法律规避的传统需求
二、保留法律规避条款的欧盟国家特例
第四节 (前)社会主义国家法律中的法律规避
一、主要社会主义国家立法禁止法律规避
二、有融入西方愿望的俄罗斯取消了禁止法律规避
第五节 国际条约中的法律规避倾向
一、美洲国家间条约禁止法律规避
二、建立世贸组织协定禁止法律规避 第五章 中国有关法律规避理论的可能问题
第一节 关于法律规避的适用范围
一、有法律就有法律规避
二、中国史书关于法律规避的记载证明法律规避早于国际私法
三、外国关于法律规避的记载也早于国际私法
四、小结
第二节 有关国际私法中法律规避概念的分析
一、中国国际私法学者提出的法律规避概念
二、法律规避概念中的共识与分歧
三、“法律规避”概念中因素的分析
四、小结
第三节 有关国际私法中法律规避对象的质疑
一、学术界的观点
二、现存观点质疑
三、法律规避的对象是实体法中的行政性法
第四节 有关国际私法中法律规避经典案例的剖析
一、鲍富莱蒙王妃案管窥
二、鲍富莱蒙王妃离婚案探微
三、鲍富莱蒙王妃离婚案演绎分析
四、小结
第五节 有关国际私法中法律规避理论的其他疑问
一、法律规避起源质疑
二、法律规避的构成要件诸学说比较
三、传统的法律规避的行为模式批判
四、传统理论关于实施法律规避的人范围过窄
五、法律规避的后(效)果既遂论质疑 第六章 中国有关法律规避的实践状况
第一节 促成中国法律规避现状的立法环境
一、促成法律规避的国际法律环境
二、促成法律规避的的区际法律环境
三、促成法律规避的国内立法现状
第二节 中国有关法律规避的司法实践
一、中国司法实践对法律规避的基本立场
二、合同法领域内的法律规避相关司法实践
第三节 中国法律被规避的严重现状
一、园区政策加剧法律规避
二、返程投资(假外资)避税严重
三、跨国公司的法律规避状况 第七章 中国禁止国际私法上法律规避的困境及其出路
第一节 中国禁止法律规避应有的基本立场
一、禁止法律规避应当成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法律制度
二、中国应作出与国情和大国地位相称的禁止法律规避立法
第二节 中国禁止法律规避制度的主要困境
一、中国关于法律规避的立法有可能在法理上被认定为无效
二、中国法官对禁止法律规避存在着路径依赖
三、中国关于禁止法律规避的立法表述违背法理
四、“强制适用的法”制度不能代替“禁止法律规避制度”
五、扩大公共秩序保留的适用范围弊大于利
第三节 中国禁止法律规避制度的出路建议
一、加强法律规避的基础研究
二、禁止法律规避不应当成为法院判决不承担约定责任的借口
三、禁止法律规避制度不应与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相混同
四、认清禁止法律规避与其他不适用外国法的制度间的关系
五、禁止法律规避立法形式构想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4030627
【文章页数】:16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际私法专著和教材
二、法律规避的专门性著作及论文
三、有涉法律规避的历史文献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规范研究法
二、实证研究法
三、历史研究法
四、利益分析法 第一章 法律规避的一般界说
第一节 法律规避的定义
一、法律规避的特征与含义
二、法律规避与国内民法上的相关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第二节 法律规避的现象与本质
一、法律规避的现象例举
二、法律规避的本质探寻
第三节 法律规避的主体与对象
一、实施法律规避的主体
二、法律规避对象的一般类型
三、法律规避的特殊对象
第四节 法律规避的积极后果
一、促进各国法律的趋同
二、促进废止过时的法律
三、促进法律的渐进式发展
四、促进国内法律的统一
五、促进法律向更符合人道的方向靠近
第五节 法律规避的消极后果
一、破坏国家的分类管理体系而产生新的不公平
二、使本应适用的法失去或减损效力 第二章 法律规避的社会基础
第一节 法律规避与社会形态
一、原始社会没有法律规避
二、奴隶社会的建立和瓦解是法律规避的结果
三、封建社会的法律规避创造了资本主义生产条件
四、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规避促进知识经济的发展
第二节 法律规避与经济基础
一、以私有经济为主体的社会法律规避问题
二、公有制经济下也存在法律规避
第三节 法律规避与政治体制
一、专治政体下的法律规避
二、君主政体下的法律规避
三、共和制政体中的法律规避
第四节 法律规避与国家战略
一、国家战略的制定与总结法律规避的经验有关
二、国家不断调整政策禁止与国家战略相悖的法律规避
三、国家战略也有被规避的事实
第五节 法律规避与文化传统
一、中国正统文化鄙视法律规避
二、“官文化”下法律规避盛行
三、西方文化包容法律规避 第三章 国际私法中的法律规避
第一节 国际私法中法律规避的表述与概念
一、关于“法律规避”的表述
二、法律规避的概念
第二节 国际私法中法律规避的对象与特征
一、法律规避的对象
二、法律规避的特征
第三节 冲突规范适用中的法律规避
一、利用识别的法律规避
二、反致也可以被法律规避利用
三、利用先决问题的法律规避
四、利用外国法的查明的法律规避
五、公共秩序保留与法律规避
第四节 禁止法律规避的思想基础与倾向
一、国际私法中的法律规避从民法进入经济法领域
二、经济地位决定法律规避立场 第四章 有关法律规避的国际私法立法实践
第一节 大陆法系国家法律规避的原理
一、成文法适用的条件性决定了能够被规避的特征
二、同一事项有不同的规定是法律规避的条件
第二节 英美法系国家对法律规避的规制
一、普通法(判例法)没有法律的适用条件,无法法律规避
二、普通法国家利用法律规避促进法律统一
第三节 欧盟国家法律规避相关立法的特别实践
一、程序法高度统一消弭法律规避的传统需求
二、保留法律规避条款的欧盟国家特例
第四节 (前)社会主义国家法律中的法律规避
一、主要社会主义国家立法禁止法律规避
二、有融入西方愿望的俄罗斯取消了禁止法律规避
第五节 国际条约中的法律规避倾向
一、美洲国家间条约禁止法律规避
二、建立世贸组织协定禁止法律规避 第五章 中国有关法律规避理论的可能问题
第一节 关于法律规避的适用范围
一、有法律就有法律规避
二、中国史书关于法律规避的记载证明法律规避早于国际私法
三、外国关于法律规避的记载也早于国际私法
四、小结
第二节 有关国际私法中法律规避概念的分析
一、中国国际私法学者提出的法律规避概念
二、法律规避概念中的共识与分歧
三、“法律规避”概念中因素的分析
四、小结
第三节 有关国际私法中法律规避对象的质疑
一、学术界的观点
二、现存观点质疑
三、法律规避的对象是实体法中的行政性法
第四节 有关国际私法中法律规避经典案例的剖析
一、鲍富莱蒙王妃案管窥
二、鲍富莱蒙王妃离婚案探微
三、鲍富莱蒙王妃离婚案演绎分析
四、小结
第五节 有关国际私法中法律规避理论的其他疑问
一、法律规避起源质疑
二、法律规避的构成要件诸学说比较
三、传统的法律规避的行为模式批判
四、传统理论关于实施法律规避的人范围过窄
五、法律规避的后(效)果既遂论质疑 第六章 中国有关法律规避的实践状况
第一节 促成中国法律规避现状的立法环境
一、促成法律规避的国际法律环境
二、促成法律规避的的区际法律环境
三、促成法律规避的国内立法现状
第二节 中国有关法律规避的司法实践
一、中国司法实践对法律规避的基本立场
二、合同法领域内的法律规避相关司法实践
第三节 中国法律被规避的严重现状
一、园区政策加剧法律规避
二、返程投资(假外资)避税严重
三、跨国公司的法律规避状况 第七章 中国禁止国际私法上法律规避的困境及其出路
第一节 中国禁止法律规避应有的基本立场
一、禁止法律规避应当成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法律制度
二、中国应作出与国情和大国地位相称的禁止法律规避立法
第二节 中国禁止法律规避制度的主要困境
一、中国关于法律规避的立法有可能在法理上被认定为无效
二、中国法官对禁止法律规避存在着路径依赖
三、中国关于禁止法律规避的立法表述违背法理
四、“强制适用的法”制度不能代替“禁止法律规避制度”
五、扩大公共秩序保留的适用范围弊大于利
第三节 中国禁止法律规避制度的出路建议
一、加强法律规避的基础研究
二、禁止法律规避不应当成为法院判决不承担约定责任的借口
三、禁止法律规避制度不应与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相混同
四、认清禁止法律规避与其他不适用外国法的制度间的关系
五、禁止法律规避立法形式构想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40306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4030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