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语儿童语言习得角度浅谈构式语法
发布时间:2025-07-03 04:17
汉语的个性特点是缺少形式变化和表达形式力求简化。许多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们指出汉语没有语法。针对这个问题,要找出一个适合汉语的研究方法,必然要求其适应汉语的个性。与此同时,语法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要探求清楚形式和意义之间的对应关系——有什么样的意义就必然有其对应的形式。显然,要实现上述目的,单纯的结构分析与描写是不够的,一定要考虑意义,同时也要考虑到语用。站在这个思维角度,构式语法是有利于进行汉语本体研究的。当下许多语言学者开始利用构式语法去解释一些语言现象。 众所周知,构式语法本身是基于认知语言学之上的理论体系。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构式语法侧重于形式和语义的匹配,同时构式在具体词语缺席的情况下也有其自身的语义和语用功能。 构式语法有利于在汉语的个性中去探究汉语。同时,构式语法强调该理论的目的是解释语言的整体,包括一般规律和特定的构式,故而,构式语法是将语言共性和个性相结合起来,去解释汉语语言的一些现象的方法之一。 特别是中国古文字要求每一个汉字都要刻写在竹简或甲骨等坚硬物体上,故在表达形式上以简洁为首选。这就要求中国人阅读汉字时要利用想象,使之能够填充没有表达的意思,所以养...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背景
0.1.1 选题缘起
0.1.2 构式语法研究的界定
0.1.3 我国汉语构式语法研究现状
0.2 本文的选题意义
0.2.1 主要创新点
0.2.2 研究目的
0.2.3 研究方法及语料依据
1 汉语儿童语言习得中构式理论的分析
1.1 儿童语言习得
1.1.1 婴幼儿无目的的交流
1.1.2 婴幼儿有目的地交流
1.1.3 儿童语言习得过程
1.2 构式语法与语言习得
1.2.1 构式语法表示人类经验有关的情景
1.2.2 动词与构式
1.2.3 构式意义与语言的整合
2 汉语儿童语言组织与构式之间的关系
2.1 语言习得与构式之间的关系
2.1.1 构式之间的理据性
2.1.2 构式的理据性的承继表述
2.1.3 跨构式的概括
2.2 构式语法与儿童语言习得研究
2.2.1 儿童语言习得的认知特点
2.2.2 儿童语言习得的手段
2.2.3 儿童语言的输入和输出
3 构式教学法的应用
3.1 在汉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3.2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本文编号:4055756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背景
0.1.1 选题缘起
0.1.2 构式语法研究的界定
0.1.3 我国汉语构式语法研究现状
0.2 本文的选题意义
0.2.1 主要创新点
0.2.2 研究目的
0.2.3 研究方法及语料依据
1 汉语儿童语言习得中构式理论的分析
1.1 儿童语言习得
1.1.1 婴幼儿无目的的交流
1.1.2 婴幼儿有目的地交流
1.1.3 儿童语言习得过程
1.2 构式语法与语言习得
1.2.1 构式语法表示人类经验有关的情景
1.2.2 动词与构式
1.2.3 构式意义与语言的整合
2 汉语儿童语言组织与构式之间的关系
2.1 语言习得与构式之间的关系
2.1.1 构式之间的理据性
2.1.2 构式的理据性的承继表述
2.1.3 跨构式的概括
2.2 构式语法与儿童语言习得研究
2.2.1 儿童语言习得的认知特点
2.2.2 儿童语言习得的手段
2.2.3 儿童语言的输入和输出
3 构式教学法的应用
3.1 在汉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3.2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本文编号:40557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4055756.html
上一篇:外国留学生兼语句习得研究及偏误分析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