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音动词初步介词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5-07-07 06:03
目前,学术界主要关注介词化程度较高的介词,而对处于虚化链开端,发生初步介词化的“贴、搁、拦、劈、问、找、逮、托”等动词研究较少。 首先,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从语用、语义、句法三方面进一步完善动介词性界定标准。其中,语义标准为核心准则,主要依据义素消长对词性界定进行量化分析;语用标准为词性界定提供宏观语境;形态句法标准为词性界定提供形式准则。 其次,根据动介词性界定标准,确认了18个有介词化现象的动词:“挨、贴、搁、放、拦、劈、扑、推、问、讲、找、逮、走、抄、看、遇、见、托”。按照语义将18个动词划分为接触、搁置、肢体、言听、给取、运行、视觉、会逢和用凭9个次类,对每个词的初步介词化现象进行了详细描写,分析各自的介词化过程和特点。 第三,讨论动词初步介词化的制约因素。主要从节律、动词赋元能力、语义、V1与N1的相容性、V1与V2的制约性、V2对V1N1的指派性、S对V1的影响,以及语用与认知等方面进行详细...
【文章页数】:11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本课题研究综述
1.1 动词介词化研究现状
1.2 本课题研究论点及意义
1.3 本文结构及相关说明
2 动词向介词虚化的界定标准
2.1 动介虚化链及其虚化程度
2.2 动词虚化为介词的界定标准
2.3 单音动词介词用法频率考察
3 动词初步介词化分析
3.1 动词次类及其介词倾向情况
3.2 动词初步介词化分析
4 动词初步介词化制约因素
4.1 节律因素
4.2 赋元能力
4.3 语义制约
4.4 V1 与N1 的相容性
4.5 V1 与V_ 制约性
4.6 V_ 对V1N1 的指派性
4.7 S 对V1 的影响
4.8 语用与认知
4.9 介词化制约因素分析举例
5 动词能否介词化的语义机制
5.1 赋元能力的有无
5.2 核心义素的存失
5.3 语义关系的虚实
6 动词初步介词化的语用诱因和机制
6.1 语用更新
6.2 语用诱因
6.3 语用机制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4056617
【文章页数】:11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本课题研究综述
1.1 动词介词化研究现状
1.2 本课题研究论点及意义
1.3 本文结构及相关说明
2 动词向介词虚化的界定标准
2.1 动介虚化链及其虚化程度
2.2 动词虚化为介词的界定标准
2.3 单音动词介词用法频率考察
3 动词初步介词化分析
3.1 动词次类及其介词倾向情况
3.2 动词初步介词化分析
4 动词初步介词化制约因素
4.1 节律因素
4.2 赋元能力
4.3 语义制约
4.4 V1 与N1 的相容性
4.5 V1 与V_ 制约性
4.6 V_ 对V1N1 的指派性
4.7 S 对V1 的影响
4.8 语用与认知
4.9 介词化制约因素分析举例
5 动词能否介词化的语义机制
5.1 赋元能力的有无
5.2 核心义素的存失
5.3 语义关系的虚实
6 动词初步介词化的语用诱因和机制
6.1 语用更新
6.2 语用诱因
6.3 语用机制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40566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4056617.html
上一篇:译化模因及其文化共鸣的探究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