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博士论文 >

冷战时期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研究(1947-1987)

发布时间:2025-06-24 01:29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是基于1947年《国家安全法》的颁布而建立的跨部门协调机制,主要负责研讨美国外交和国家安全相关政策。伴随时间推移,这一机制在美国国家安全体系中的地位逐渐上升,重要性日益凸显,并从最初单一的政策论坛最终发展成为涵盖国安会正式会议、国家安全顾问、国安会幕僚以及国安会委员会四部分的立体化结构。尽管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建立的重要诱因之一便是冷战的外部压力,但其却不能被单纯理解为冷战的产物。从表面上看,在冷战这近四十年的时间里,美国国安会的组织架构始终处于看似无迹可寻的剧烈变动之中,然而实际上,这种变动是美国政策精英群体在两种相互矛盾的管理理念间进行取舍的集中体现,其存在着明显的线索。本文试图利用美国政府大量原始解密档案,并借鉴相关的研究成果,追溯从杜鲁门政府到里根政府时期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机制演变的轨迹,探究造成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机制演变的主要动因,并试图解释这种变化在何种程度上影响了冷战时期的美国国家安全决策。鉴于美国国安会至今都占据着美国国家安全机制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厘清其发展脉络,有助于更好地把握该跨部门协调机制的实质,进一步深入理解美国政府国家安全决策产出的进程,为...

【文章页数】:32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2.1?1914年到1918年美国的出口增长与德国潜艇活动???

图2.1?1914年到1918年美国的出口增长与德国潜艇活动???

系体系中仍旧保持政治孤立的直接结果。德国对协约国的潜艇攻势便是非常好的例证:自??1915年开始,德国开始诉诸潜艇战,希望藉此来阻拦美国对协约国日益明显的援助。如??图2所示,德国的潜艇行动的频繁程度与美国出口总值成正比:美国出口贸易额越高,协??约国被德国潜艇攻势所击沉的船只就....


图3.1杜鲁门时期国安会系统结构(1947-1950)??尽管如此,杜鲁门并没有参加大部分国安会正式会议

图3.1杜鲁门时期国安会系统结构(1947-1950)??尽管如此,杜鲁门并没有参加大部分国安会正式会议

1950年前,国安会共召开了?50次正式会议,制定了份(NSC?Actions)。尽管这些行动都是对业已制定的文件的解释、修正式会议上提出的一些建议最终都成为了杜鲁门政府所执行的政策具有深远的影响力@。这充分说明了此时国安会已经走上了正轨。??


图3.2杜鲁门时期国安会系统结构《1951.-1953)

图3.2杜鲁门时期国安会系统结构《1951.-1953)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小组委员会的这篇文章完全摸清了国安会的实质与脉络,。一方面,其发现了杜鲁门政府在打造“咨议-顾问”的国议向埃伯斯塔特报告中“统筹-协调”模式的国安会进行适这种转型应当适度,否则会取得反效果。这份文件断定,只会完全可以在规摸不必过大的服务团队之上承担起美国国家....


图3.3?“政策山”:艾森豪威尔时期国安会系统结构??计划委员会和行动协调委员会的出现,让艾森豪威尔的国安会摆脱了“寄人篱下”的??

图3.3?“政策山”:艾森豪威尔时期国安会系统结构??计划委员会和行动协调委员会的出现,让艾森豪威尔的国安会摆脱了“寄人篱下”的??

冷战环境与国际局势对美国国安会机制产生影响的又一例证。总之,行动协调委员会的出??现可谓恰逢其时,也可想而知被总统寄予很高的期望。??行动协调委员会的建立标志着艾森豪威尔时期国安会系统结构的最终定犁(如图3)。??相对于杜鲁门时期,这一任政府仅凭不到一年的时间便让国安会机制尘埃落....



本文编号:40522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40522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28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